由於中國相關部門加強監管,信托產品的募集金額呈現減少趨勢。另一方面,作為“正規”資金供給渠道的銀行融資增長明顯。此外,2013年一年餘額增加3萬億元以上的證券公司理財產品,也被認為購買了面臨違約問題的信托產品資產。
汪濤認為,這種信用環境的改善將持續至2014年10至12月。不過,在支撐經濟的房地產行情轉為下行趨勢的背景下,預計地方政府將出現財政惡化,因此市場的擔憂遲早將重現,目前的擔憂並未完全解除。
風險或將後移
此外,瑞信銀行的陶冬也持類似觀點。2014年7至9月將有1.3萬億元信托產品到期,10至12月有1.4萬億元到期,2015年1至3月有1.5萬億元到期,但目前借助銀行融資和地方政府的金融支持等舉措,暫時成功取得再融資的情況正相繼出現。陶冬指出,2014年1至5月信托產品的債務違約為9例,但僅僅5月就至少有10例以上在債務違約之前得到了救助的情況,因此信托產品到期償還高峰將從原本認為的2014年中期推遲到2015年初。
但是,只要經濟不能恢複增長勢頭,同時一直吸納巨額資金的房地產行情不出現反彈,仍然存在信托產品單純推遲違約的風險。陶冬預測2014下半年至2015上半年,將迎來債務違約新聞可能引發連鎖反應的困難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