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旱南澇考驗中國應對能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6 06:46:33


2014年7月8日,洛陽市區附近伊河河道內幹涸龜裂的河床,今年入夏以來,河南省持續少雨,加上持續高溫,水源出現嚴重不足,致使中西部地區發生了嚴重幹旱災害。截至8月5日17時統計,河南省因幹旱造成受災人口1426.28萬人,因旱需生活救助人口93.49萬人,其中因旱飲水困難需救助人口88.68萬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0.09億元,其中農業損失33.77億元。
  中評社香港8月16日電/中國華北地區正經歷嚴重乾旱。據官方媒體報道,河南省因乾旱遭受的經濟損失高達近73億元人民幣,農業損失占全部損失的97%。河南是中國糧食主產地之一。鄰近的河北省也面臨旱災,部分地區的降水量不到年均降水量的50%。與此同時,遼寧省正經歷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乾旱。

  日本《外交學者》8月14日載文《氣候變化影響中國》,文章說,在華北省份旱情嚴重的同時,洪水在華南肆虐。在西南地區,7月暴雨引發的洪水造成至少34人死亡,損失達52.1億元人民幣。7月中旬,40年來登陸中國的最強台風“威馬遜”帶來了更多降雨和洪水。最近,強降雨加大了雲南震後重建工作的難度。就在幾天前,至少12人在貴州省洪災中喪生。

  北方乾旱和南方洪水也許並不是巧合,而是全球氣候變化所導致的未來趨勢的一部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07年發布的第四份評估報告預測,中國西部和南部地區的極端降雨會增加,而北部地區的降雨會減少。降雨情況的變化只是氣候變化對中國所構成挑戰的一小部分。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2013年發布的第五份報告預測,氣候變化可能對中國(以及整個亞洲)的水資源和糧食安全構成威脅,自然災害可能更加頻繁。供水受到黃河和長江源頭冰川融化的威脅。隨著用水量持續上升,供水日益緊張,缺水成為一個現實的可能性。水荒自然會影響農業,到本世紀20年代就可能出現農業缺水局面。隨著溫度變化造成糧食減產,糧食安全將面臨進一步的威脅,儘管實際上中國部分地區也許能實現糧食增產。

  此外,該委員會警告說,洪水將繼續危害中國,受影響的不僅是農村,廣東、上海、天津和香港等大城市也可能面臨沿海洪災的侵襲。該委員會預測,乾旱每年對東北地區造成的經濟損失在11億到17億美元之間,華北地區每年的旱災損失約為9億美元。

  中國深刻認識到了氣候變化所造成的麻煩。中國2012年發布的氣候變化白皮書一開頭就指出,“中國是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最為脆弱的國家之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