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危機管控將是中日安定關系重要內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6 09:41:43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與日中經濟協會訪華團9月24號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會談
  中評社香港10月16日電/如何建立“安定”的中日關系,這其中不僅要考慮建立安定的政治關系、軍事關系、經濟關系、社會關系,還要現實考慮有可能出現的各種“危機”,考慮如何對此進行管控。也就是說,“危機管控”將是建立中日“安定”關系的重要內容。

  《日本新華僑報》10月14日載文《危機管控將是中日安定關系重要內容》,文章說,2012年12月安倍晉三梅開二度重新出任首相以來,對華鮮有友好言論,遏制中國、打壓中國、防範中國,就是他的外交主綫。他“俯瞰”地球,在上任不到兩年期間走訪近50個國家,實現首腦會談200餘次,創日本首腦外交之最。與此同時,他在上任不到兩年期間,無法與作為鄰國的中國、韓國舉行峰會,同樣也開創了一項歷史記錄。

  安倍晉三這種“遠交近攻”的外交究竟獲效如何,最清楚的應該是他自己。如果從中國周邊國家來看,安倍多次面見俄羅斯總統普京,聲稱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個人關系”,但中俄關系的發展遠遠高於日俄關系;安倍抵訪蒙古後,沒有想到蒙古很快參加了“中俄蒙三國峰會”;安倍破格熱情接待印度新總理莫迪,莫迪卻拒絕參加日本發起、針對中國的雙邊國防、外交部長的“2+2”機制;即便是日本減少了對朝鮮的一些制裁,迫切期望日朝關系在近期內有“重大突破”,但朝鮮好像“逗你玩”一般不溫不火,邁不出實質步伐。這樣看來,安倍晉三的外交實在是值得重新評估的。

  或許正是因為日本政府有了這種評估,安倍晉三才不得不正視現實,收下心來,准備料理被自己搞得一團糟的鄰國首腦外交。近來,安倍晉三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無論是在NHK的直播節目裡,還是在臨時國會的施政演說中,以及在會見來訪的中國對外友協會長時,都屢屢談到中日關系的重要性,主張建立“友好安定的”中日關系。 

  對於安倍晉三欲求改善中日關系的真正動因,坊間已有許多透徹的分析,在此不再一一縷述。問題在於,安倍晉三一方面迫切希望舉行中日峰會,另一方面又提出中日峰會“不要預設條件”,這本身就是一種設置“條件”,或者說是給兩國關系設置障礙。 

  衆所周知,首腦外交是一個國家的最高外交,不是一般的“過家家”外交,必須要知所談、談有所果才能舉行。如果僅僅是見面、握手、合影、各說各話,是沒有意義的。日本之所以反複要求這樣做,無非是因為近年來做出了一系列損害中日關系的事情,是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與“面子”而已。說深一步,這與日本歷史上發動了侵略戰爭而又不願意徹底認罪的思維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對此,中方有切身的了解,將其揭穿公布於世,足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