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GDP目標6.7%又何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6 09:59:01


 
  當然,更多地技術性的討論可以在未來一段時間充分細致地展開。鑒於明年海內外經濟環境比較複雜,改革任務十分艱巨,增長底綫下調可以更加大膽一些。

  海外方面,盡管歐美經濟雖然有所複蘇,但不確定性仍然較強。例如,美國經濟數據時好時壞,依靠貨幣寬鬆助推的增長複蘇,如今突出的表現是資本市場與房地產市場的恢複,結構改革進展實則緩慢,包括製造業占比仍然較低,醫療改革突破有限,貿易逆差與低儲蓄等未發生實質改變,相反資產價格上漲推升了財富差距增大,反而是不利的。整體上而言,筆者認為,美國有重走格林斯潘老路的風險。

  而歐洲方面,越來越多跡象表明,歐洲有日本化趨勢的風險。這不僅體現在通縮風險與長期增長停滯,更多的體現在供給方面的因素。比如,人口老化、體制弊端導致的長期競爭力不足、福利居高不下等問題。更加令人感到擔憂的是,相比於單一制國家,歐元區在協調政策方面力不從心,德國央行與歐央行在抗通縮方面的各有需求;不同利益訴求下,筆者預計,歐央行量寬的力度也將低於預期,歐元區日本化的趨勢恐難避免。

  同時,日本“安倍經濟學”也遭遇挑戰。今年二季度,日本GDP環比年率下滑7.1%,降幅創2009年第一季度新高。年底之前仍有決定安倍經濟學能否有所成效的多個關鍵點,如9月的內閣洗牌、日本央行可能擴大超級貨幣寬鬆規模、明年日本是否再次上調稅率等等。此外,烏克蘭、北朝鮮等政治風險,也將對明年海外環境造成不確定性。

  反觀國內,改革的加速推進也需要更多的空間。可以看到,作為重中之重的財稅體制改革已經啓動,《預算法》的修改已經通過,關於地方政府發債的限制也被改寫,落實是個關鍵。同時,預計房地產稅立法也不會拖得過久。不難設想,一旦上述改革落地,短期內對以往地方政府投資模式帶動的增長可能會造成衝擊。如果增長橫綫過高,難免會束縛上述改革手腳。此外,金融改革、國企改革、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任務與難度同樣不小。如果明年增長設立底綫,而非預期目標,才可集中精力攻關改革。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落實改革與應對國內外複雜環境,需要在設定GDP目標中引入底綫思維。考慮到未來幾年要實現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GDP翻一番的目標,明年GDP底綫目標降至6.7%是可以考慮的。雖然6.7%目標低於當前市場預期,但由於其並非預期目標而是政策操作底綫,若大部分時間增長在目標以上,宏觀調控政策便可以減少動作,為改革創造相當大的空間。而一旦目標有跌破風險,也可迅速行動,而市場預期一致,也會有力地避免延誤最佳政策時機。如此則目標清晰,無論從操作層面還是引導預期層面,都能起到不錯效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