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對於中國,美須接受四個嚴酷現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23 09:40:18


 
  第三,國會和軍工行業必須正視為重建美國軍事部隊而進行的調整:核心是遠程而非短程飛機,多倚重潛艇而少倚重大型水面艦船,各軍種需要一批戰區級導彈,而現有規劃中基本不包含這些內容。國會和承包商不會樂於接受采購政策的大幅度調整,但中國的挑戰如今要求我們必須做出調整。不過,只要採取開明的態度,調整未必會很痛苦。

  最後,美國公衆必須接受一點:無論多麼疲憊,都不能停歇。美國人民背負了超過40年的對抗蘇聯的重擔,如今又投入了另一場打擊極端伊斯蘭主義的前途未蔔的鬥爭。來自中國的挑戰是下一個,而且從挑戰者掌握的資源來看,很可能是最艱巨的挑戰。使形勢越發錯綜複雜的是,中國與美國的經濟和金融存在極強的相互依存性。不過,盡管存在這些難題,美國公衆仍然必須接受中國的挑戰所構成的無期限的負擔。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競選季將很快到來。候選人將如何評論中國帶來的地緣戰略挑戰?他們是否會利用競選來讓公衆了解即將出現的嚴峻挑戰和美國在未來數十年間將要背負的重任(不是出於仁慈,而是為了保護美國自身的關鍵利益)?在理想的情況下,美國總統候選人應該把競選季作為讓公衆了解即將出現的挑戰的機會。寧可如此,也不要在2017年或者之後讓公衆大吃一驚。

  因此,美國在今後數年要圍繞中國考慮很多問題。只有極少數美國公衆和主要決策者著眼於這一挑戰。如果美國及其夥伴想要維護亞太地區的穩定與繁榮,就必須改變這種局面。(作者羅伯特•哈迪克系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獨立承包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