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地方債新政:立規矩,促轉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31 10:16:32


 
  未來地方政府每年被允許發多少債,究竟由誰說了算呢?可以肯定,地方政府自個兒拍板、想發債就發債的舊有套路,行不通了。債務限額將統一收攏到中央手裡,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批准,地方政府不允許突破限額,且所借的債只能用於公益性項目和適度歸還存量債務。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此番地方債新政,第一層意義就是中央要給地方發債“立規矩”,從而掌控住債務風險。一砍,砍掉注水債務,摸清真實的債務;二引,引入社會資本,減輕財政負擔;三限,限制舉債額度,扼住濫發衝動。有了這些,地方債就好比重新被關進了規矩的“籠子”。

  地方債新政的第二層意義,是吹響了中國經濟轉型的新號角。各地用土地財政作抵押大舉融資,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粗放模式,充分暴露出了對經濟內生力的壓制和傷害。這種看似火熱的經濟繁榮,隱藏著項目夭折、債務違約、引爆經濟危機的風險。強化對地方債的管理,是中央的釜底抽薪之計,意味著地方債瘋狂時代的終結;地方政府唯有順應經濟轉型的大潮,降低對投資拉動的過分依賴,優化產業結構,向創新要發展,才能走出一條新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