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重建鄉村生活迫在眉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09 10:06:32


資料圖片:農村留守兒童
  中評社香港12月9日電/去年年底,我回了趟童年時生活的湖北老家的村子,發現我兄弟出門前在腰帶下別了一把軍刀。我問他為什麼要帶刀,他說:“這邊不像過去那麼安全了。”

  新加坡《海峽時報》12月6日載文《鄉土中國的分崩瓦解》,文章說,幾十年失敗的政策和政府的忽視使傳統社會規範分崩瓦解,像中國很多鄉村城鎮一樣,我生長的那個寧靜浪漫的村子也因此陷入衰落。

  我的的童年恰逢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獨特時刻,仍然過著傳統的鄉村生活。家族關係牢固,犯罪聞所未聞,生活環境保持著原始的質樸。

  我們不在意貧困—上世紀70年代初他讀小學三四年級時,全校都沒有課本,因為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他們生活在祥和、關係緊密的社會。

  但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經緯已經被撕碎,而這種崩潰在農村最為明顯:家庭解體,犯罪率急劇升高,環境惡化致人死亡。

  幾十年來,國家一直避免插手私人生活,對此曾經感到滿意的很多村民現在卻急需政府干預。必須採取行動才能重建中國日益衰落的鄉村生活。

  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取代了人民公社,帶來生產力的爆發和鄉村居民的更大自由。農民突然有權決定種什麼,怎麼種,如何銷售收成和其他產品。

  很多農民決定離開土地,到東南沿海繁榮的城市打工,把錢和新奇的知識帶回家。很多人帶回急需的技術,自己開始做生意。這個黃金時代被讚揚為鄧小平經濟改革的勝利。

  鄉村的復興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結束。通脹迅速侵蝕農村收入,促使城鄉差距不斷擴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