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經濟下行的風險。從去年經濟工作會議上“存在經濟下行壓力”的表述到今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措辭,凸顯了當前經濟底色之黯淡。適量調低GDP增長目標,通過降速來修複過去的經濟負面影響,這是決策層的共識,也是社會所能承受的;但是當前物價指數處於低位、工業投資活力下降的事實也引發經濟通縮的擔憂,為此此次會議也給出了“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鬆緊適度”兩顆定心丸,留足運作空間。
其次是房地產問題與銀行風險問題。今年的會議沒有提及“房地產”,或表明高層對當前房地產步入調整期、緩慢擠掉部分泡沫的一種默認姿態。中國房地產的高庫存,尤其是二三綫城市,已經暴露出房地產局部過剩的局面,或意味著區域地產商的倒掉以及銀行債務的加重,這值得難以“戒掉”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警醒。此外,銀行大量放貸給國有企業推高過剩產能的慣性、銀行理財資金以高杠杠的形式曲綫入股市的新情況,都暗含著銀行貸款結構不合理、扭曲經濟發展方向的問題,國家還應該在地方債整治之外強化銀行監管,推進金融市場改革。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可用作對中國當前經濟局面的一個描述,即:既要看到“萬木春”的欣欣向榮,也不要忽視“病樹”的風險,以及中國經濟化解自我風險的主動性。美國專業財經雜志《巴倫周刊》近日給出一個判斷,中國的經濟脈搏雖然在變慢,但仍很強勁。這寄予著各大經濟體對中國此輪經濟改革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