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世界籠罩在“內向”氣氛中 中國乘虛而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05 09:19:34


2014年10月4日,21個亞投行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輪流簽約。
  中評社香港2月5日電/如今,歐洲各地攻擊歐盟和移民等“外來者”的新興政黨正在增強勢力。在希臘,反對歐盟敦促實行財政緊縮政策的激進左翼政黨在大選中勝出,奪取了政權。歐洲主要政黨間出現了在政策上迎合國內輿論的動向。

  《日本經濟新聞》2月1日載文《世界籠罩在“內向”氣氛中》,文章說,“理想主義正在歐洲消失。”美國歐亞集團分析師拉曼說。

  共同擁有民主價值觀的國家實現一體化,人員和企業跨國界地頻繁開展活動,由此帶來繁榮。歐盟和歐元區爭取實現的正是這一夢想。這一夢想因金融危機而破滅,對歐洲一體化感到幻滅的情緒正在高漲。

  經濟狀況比歐洲好的美國,政治上也充滿了“內向”氣氛。左派將收入差距擴大的矛頭指向了自由貿易和全球化,而右派則積極致力於制止非法移民。

  國際金融協會總裁蒂莫西•亞當斯感嘆道:“美國在建立國際經濟秩序上過於縮手縮腳。”這是因為,旨在擴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作用的改革停滯不前,美國國會阻止批准改革方案。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不能像預期那樣發揮作用,其背景是美國的領導力下降。

  中國乘虛而入,致力於建立獨自的經濟秩序,主導創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半島給樂觀的未來史觀——自由與民主的推廣會給世界帶來和平——畫上了句號。

  國際政治學家卡爾在《二十年危機》一書中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期間,是“從10年的夢想願望到下一個10年毫不留情的絕望”的轉變。沉醉於國際聯盟支撐和平,自由放任主義實現經濟繁榮的幻想,而輕視現實,結果引發了危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