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人行開水喉 貨幣戰爭要來了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09 09:29:50


 
  在環顧亞太地區後,中國可能更加嗅到了問題的緊急性。澳大利亞3日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令市場震驚。澳大利亞國家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駐香港市場策略和研究主管Christy Tan認為,此舉“引起了對貨幣戰爭的猜測”,也可能是促使人行“準備相應措施”來轉變財政動力的原因。

  對於中國來說,日本是最大的攪局者。日本首先安倍晉三(Shinzo Abe)主導的日圓貶值降幅接近30%,嚴重影響著中國的製造業。政策最大受益者豐田汽車和索尼(本周都預計會獲得高利潤)同時降價以爭取國外市場份額,高效地變相出口通縮。安倍也給了中國降低人民幣匯率的政治理由:畢竟,如果美國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和查爾斯•舒爾默(Charles Schumer)攻擊中國操縱匯率而放任日本的話,這怎麼也說不過去。

  如果這麼多個國家都將這次貶值競賽進行到底顯然非常危險,有可能製造出前所未有的市場波動,同時大量的熱錢會壓垮發展中國家,擴大資產泡沫,使債券利率降到不尋常的低位。日前,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史上首次低於日本(現同在0.35至0.36之間)就是很好的例子。日本央行、歐洲央行以及美國聯邦儲備局都在進行了量寬計劃,評估風險將變得極為困難。

  此外,亞洲這些爭相貶值的國家可能正在毀掉自己。印度央行總裁拉加恩(Raghuram Rajan)認為,“如果不增加國內生產活動,卻又降低匯率,那基本上就是在吸收著其他國家的需求”。

  中國的風險並不小。喬伊利瓦認為,貶值會使經濟暴露在外幣債務的風險之中,而“市場根本不知道這種暴露的實際規模有多大”。而真正的麻煩將會在亞洲市場。量寬政策之間的鬥爭是一回事,與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進行貨幣戰爭卻會成為一場災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