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高規格參與紅場閱兵為哪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12 09:04:48


 
  其實,在這樣一個銘記歷史的日子,很多國家,無論戰勝國、戰敗國,都有舉行紀念活動,甚至一些當年戰爭的發起國,比如德國,其多年來對歷史問題的反思和處理,已經普遍獲得世界的理解與尊重。但是大部分西方領導人要麼缺席了莫斯科的勝利日閱兵,要麼采取了一些“微妙”的手段,比如德國總理要在勝利日一天後才赴俄緬懷先烈。這種反差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縱然是“和平”這樣的人類共同追求,在政治和意識形態分歧面前也顯得如此蒼白,這是否意味著新的冷戰又將到來,新的對抗又將重啓?

  答案顯然不是。一方面,70年前,斯大林、丘吉爾和羅斯福坐在了一起,而在俄羅斯之前的幾次紀念活動中,也曾出現英美法等國首腦的身影。俄羅斯與西方近一年多來的衝突,也許可以作為西方領導人缺席閱兵儀式的理由,但絕對不應該是全部。二戰的功過是非,早已有定論。

  另一方面,無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早已聲明兩國關系不是“同盟關系”。習近平此次赴俄前發表的署名文章也特別強調,“和平而不是戰爭,合作而不是對抗,共贏而不是零和,才是人類社會和平、進步、發展的永恒主題”,“合作共贏應該成為各國處理國際事務的基本政策取向”。合作共贏,這是中國當前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核心詞匯,此次中方高規格參與紅場閱兵,其意義也在於此。也正因為此,外界不能對中國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性、鞏固中國立場的堅定性,以及由此展現出的歷史自覺和擔當,給予過分渲染和錯誤解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