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的認識正在發生質變。從本質上講,尼克鬆政府以來的數屆美國政府奉行的“接觸”戰略正在鬆動。這種戰略有三個前提,一直以來,美國認為:第一,中國的經濟現代化將帶來政治自由化;第二,隨著中國國際作用的增加,中國將在維護全球秩序方面成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第三,中國不會在東亞挑戰美國主導的安全架構和秩序。
第一個前提顯然沒有發生。對於另外兩個前提,我們沒有看到中國在地區和全球制度架構方面正面挑戰美國,卻看見中國正在建設一系列替代制度,這明顯說明中國不滿由美國領導的戰後秩序。毫無疑問,中國尋求建立另一種國際秩序。
美國對中國這種幻想的破滅也許更多地反映出美國而不是中國的問題。過去兩個世紀中,美中關系的一種模式反複出現:由於不了解中國的實際,且中國不願按照美國的意願行事,美國想以自己的形象改造中國的“傳教士衝動”往往結果令人失望。因此,這更多地是與美國及其不切實際的期望而不是與中國有關。
盡管中美關系的大氣候如此,但兩國仍需共存,而且如果可能的話,要和平共存。展望未來,美中兩國的核心責任是學會如何管控競爭,避免其演化為衝突,并努力擴大務實合作的範圍。
中美這兩個大國或許會發現共存越來越難,但它們必須這樣做。對於美中“婚姻”,無論多麼不愉快,都不能選擇“離婚”。“離婚”意味著戰爭。(作者沈大偉系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