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力爭將“APEC藍”變“常態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11 05:13:53


資料圖:APEC藍。
  中評社香港8月11日電/對中國執政者來說,在北京舉行重大活動一直是把雙刃劍。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員的領導人去年11月來到中國的首都舉行會議,共產黨領導人得以借機向世界人民展示這個國家現在有多麼現代化。但他們也不得不動用一切力量來保證空氣質量良好——并取得了成功。

  瑞士《新蘇黎世報》8月7日載文《“APEC藍”的希望之光》,文章說,當時的蔚藍天空深刻地留在北京人的記憶中。“APEC藍”在全國成了流行詞。但它也喚起了渴望。現在國家媒體報道稱,在9月3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時,北京的天空也將是藍色的。因此從8月20日起,北京允許上路的汽車將大幅減少。

  世界其他地方也在盯著中國,因為在打造“APEC藍”的各種短期性措施之外,中國在治理空氣污染方面并沒有捷徑可走。

  對氣候保護來說,來自中國的好消息是,在此前數十年中令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舊模式走到了盡頭。除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外,迄今為止繁榮的驅動因素還有對鋼鐵、水泥產能的投入,這吞噬了大量的能源。現在這將結束。中國經濟將變得更加現代,這意味著對投資的依賴將減少,對消費的依賴將增加。能源需求明顯少於工業的服務業將取代鋼鐵水泥,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

  中國領導人宣布,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2030年前後達到峰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弗格斯•格林和尼古拉斯•斯特恩的估算更是給人以希望———這一轉折點可能會提前幾年實現。因為電力需求不再像過去那樣高速增長(這是服務行業在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的結果),而且能源結構也在改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