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專家:人民幣國際化勢頭猛 機遇與風險同在
http://www.CRNTT.com   2015-08-30 00:15:04


滙豐銀行環球資本市場中國業務發展總監劉祖繁(中評社 黃蔚攝)
  中評社香港8月30日電(記者 黃蔚)滙豐銀行環球資本市場中國業務發展總監劉祖繁昨日在一個經濟論壇上發表題為《海外人民幣資本市場的發展和機遇》演講表示,受益於中國經濟實力的大幅提升以及其他國家發展的放緩,人民幣近年在國際化的道路上迅猛向前,但在進一步發展過程中,還需要警惕潛在風險。

  劉祖繁首先介紹到,中國經濟崛起奠定人民幣國際化的根基,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與中國國家實力的發展步調一致。過去十年間,中國從資本凈流入國變成輸出國,這反映出中國對外發展實力的提升,同時,也反過來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推力之一。

  劉祖繁還說,由於國際主要資本市場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發展速度顯著放緩,人民幣在這樣的情況下逆勢而升,成為資本市場中一隻頗受外界看好的新興力量。要知道,很多國家的金融品並不被看好,而且瑞士政府已經成為有史以來首個以負利率發行基準十年期國債的政府。

  劉祖繁說,當其他國家經濟走低,國際資本市場中有幾百億的資金都可能難以得到回報,在07、08年經融危機時,大家忽然發現了人民幣這一投資選項。

  與被稱為“綠幣”(greenback)的美元相對,人民幣被一些人稱為“紅幣”(redback)。匯豐環球研究在此前發布的一份名為《Rise of the Redback》的報告中指出,“如果說21世紀會誕生一種能與美元相抗衡的世界儲備貨幣,那一定是人民幣。” 

  劉祖繁表示非常認同“紅幣崛起”的概念,人民幣在海外的發展,符合幾十年前美元在境外發展的規律,也因此可以將美元視為一個對照。從2009年開始,這六年時間見證了人民幣在國際化道路上迅猛向前的歷程。但在飛速發展背後的風險,也需要被正視。

  《國際金融報》2014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縱觀歷史,絕大部分國家,在貨幣國際化的過程中,都曾碰到過巨大的麻煩:英鎊在成為國際貨幣之後,碰到了二戰之後的挑戰;德國馬克後來演變成歐元,歐元推行至今,也遭遇到了歐債危機的困難;日元在國際化之後,同樣也遭遇了近20年重大的危機。

  該文章還說,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要建立一整套規避風險的機制。尤其是資本賬戶開放後我國應警惕資本流入的風險。同時要提高監管機構的監管能力。在發展國內金融市場的同時,應加強相應的監管水平,微觀審慎和宏觀審慎相結合,從而降低經濟金融風險。本次歐債危機中,歐元區成立了ESM(歐洲穩定機制),雖然不能從根本上化解危機,但ESM的建立對於化解危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相關專題: 中評香港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