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研究機構大企業聯合會(The Conference Board)經濟學家伍曉鷹(Harry Wu)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從1978至2012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7.2%。雖然這已經快得驚人,但比中國官方估計的9.8%低了2.6個百分點。伍曉鷹發現,中國高估了生產率增長而低估了通脹(用所謂的GDP平減指數來衡量)。如果GDP平減指數被低估,經通脹調整後的“實際”增長會被高估。伍曉鷹還發現,中國當局在經濟不景氣時誇大增長,并淡化外部衝擊的影響。基於他幫助已故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森(Angus Maddison)所建立的模型,伍曉鷹估計,中國2008年的經濟增速為4.7%,而官方估值為9.6%;2012年僅為4.1%,而官方數字為7.7%。
那麼現在呢?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是從現任中國總理李克強2007年的講話中得到啓示的幾家研究機構之一。當時李克強稱,人們不應該相信GDP,而是應該參考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及銀行貸款發放量。凱投宏觀參考的是由貨運、海運、用電量、房地產銷量及旅客流量組成的“經濟活動代理”指數。這些數字均以量來衡量,因此不受不可靠的價格估計的影響。根據該代理指數,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4.3%,遠低於官方估算的7%。不過,該指數也有一個缺點。凱投宏觀的首席經濟學家朱利安•埃文斯-普裡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承認該指數未能反映足够的服務業活動,而如今服務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很大。他稱,因此經濟增速很可能介於該指數和官方數據之間。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在這一觀點上更進一步。他稱,經濟學家大多未能認識到中國服務業的活力,而如今服務業占據了將近一半的GDP。服務業的很多貢獻沒有在數據中反映。拉迪認為,幾乎沒什麼理由去懷疑中國的GDP增速已放緩至7%的官方數值以下。在眼下的悲觀時期,這一觀點可謂大膽。
關鍵在於,這有賴於一種觀點,即中國經濟重心已經從主要為國有的制造業轉移到主要為私有的服務業。這種轉變正是中國所需要的。如果他說的有些許道理的話,中國日益嚴峻的增長數字背後或許還有一綫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