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政府智庫不同,中國的大學智庫擁有更多的研究和建言自主權,但中國大多數大學本身亦為“官辦”。此外,強調“純學術”等因素不僅削弱大學智庫政策建議的可行性,也在限制了與溝通決策者的渠道和機會。在這種背景下,領導人對智庫報告的批示就幾乎成為衡量其表現的最重要標尺,并導致獨立智庫幾乎沒有發展的空間。如今,僅有5%的中國智庫被認為是民間主辦。
盡管如此,中國并不缺乏“德藝雙馨”且獲得國際認可的智庫學者。對中國政府而言,與其著重向智庫系統投入更多資金并提倡建立新智庫,還不如消除機制性和系統性障礙、促進獨立性和多元化,以激勵學者和智庫改善政策研究質量并使其聲音在國際舞台上得到嚴肅對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