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須“自我改革”才能應對中國挑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16 09:24:28


9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華盛頓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會談。會談後,兩國元首共同會見記者。
  中評社香港10月16日電/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已削弱了美國影響中國政策的能力。然而,美國與其僅考慮直接的反制措施,還不如致力於國內改革,以確保自己能在競爭中超過中國。美國應專注於它可以控制的方面:驅動國內改革來增強競爭優勢,從而迫使中國要麼接受改革要麼被遠遠地拋在後面。

  日本《外交學者》10月12日載文《對美國而言,對華的關鍵在國內》,文章說,美國在許多重要問題上缺少影響中國的杠杆,比如美國公司的市場准入、網絡盜竊、和知識產權保護等。

  許多中國問題專家苦苦尋找適當的解決辦法,因為每一次回應都帶有顯著的缺點。如果美國對中國施壓過重,就會有遭到某種形式報複的風險:美國在華公司受到壓力,進一步的網絡入侵等。如果美國不够強硬,中國將繼續耀武揚威。本質上,美國的對華政策是被動的,更多的是應對中國制造的新挑戰。相反,美國應區分優先次序,實現商業和文化目標,從而迫使中國由於生怕在競爭中落後而推行真正的改變。

  中共的合法性源自為其龐大人口帶來經濟機遇的能力。美國應繼續在影響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與中國抗衡。然而,在競爭中超過中國將迫使中共致力於經濟和政治改革。

  如果美國對中國應對該國企業竊取知識產權的努力不滿,美國就應加倍在教育方面的投資,提升所有收入階層的受教育程度。這不僅會提高平等水平,也會使一個通常受到忽視的人群能產生工程師、科學家、藝術家和企業家,從而能引領美國在競爭激烈的全球經濟中的努力。賦予形形色色的美國人口以力量是中國無法匹敵的競爭優勢。實質性的教育改革將使美國未來數年在創新方面的全球領導地位超過中國。

  如果美國想挑戰中國在南中國海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它將需要在未來持續進行長期軍事投資。為保持這方面的努力,美國應在內部研究如何遏制浪費性的政府開支,包括軍事開支。政府監督團體在最近幾年確定了幾乎7000億美元的浪費性軍費開支。迫在眉睫的國會預算之爭可能會導致另一次令人尷尬的政府停擺,從而嚴重損害軍事能力。這點可通過嚴格的財政管理來避免。美國領導層應做出能推動國家利益的必要的預算調整。一個健康有效的政府將有助於確保武裝部隊的長期生存能力,并確保他們能在未來幾年挑戰中國。一支高效的軍隊將給予挑戰中國侵略性的國家聯盟以支持,鼓勵中國接受國際准則,并影響中國按全球規則行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