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崛起為世界創新領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07 10:50:58


  中評社香港12月7日電/當很多分析家仍在猜測中國經濟會陷入危機之際,中國正在推動生產模式的轉變。在這一轉變過程中,中國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創新基地,科技和知識是決定性的關鍵因素。

  西班牙皇家埃爾卡諾研究所網11月27日載文《中國創新飛躍式前進》,文章說,當很多分析家仍在猜測中國經濟會陷入危機之際,中國正在推動生產模式的轉變。在這一轉變過程中,中國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創新基地,科技和知識是決定性的關鍵因素。

  15年前,中國有大約200個外國企業的研發創新中心,目前已達到1500多個,預計這一數字到2018年還將增長20%。這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三名訪問學者多米尼克•若利、布魯斯•麥克恩和喬治•伊普在分析中國創新動力的最新報告《中國的下一個創新機遇》中收集的數據。

  報告指出,外國企業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的動機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目的是利用成本優勢。後來(第二階段)的主要動機是讓技術適應當地市場,這在汽車、食品、化妝品和建材等行業尤為突出。而現在(第三階段)很多跨國企業正在改變戰略。報告說:“(很多跨國企業)承認了中國已經崛起為世界創新領袖,正利用該國新興的知識和科技基礎來發展基礎研究。”

  中國多年以來就是世界上注册專利最多的國家,在電信設備和光伏發電產業內被公認為技術領先國家之一。現在,跨國企業利用中國國內大批科研人員的興趣日益濃厚,為此正在與各大學和科研機構簽署合作協議。

  美國麥肯錫全球研究所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每年會產生科學技術領域內的3萬多名博士。報告強調了創新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因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新勞動力的加入和基礎設施、住宅及工業領域內的大規模投資)正在失去動力。

  報告說:“老齡化將很快使勞動力總量達到最高值并開始減少,到2050年的降幅可能達到16%。而固定資產的宏觀經濟投資回報已經減少,現在每生產一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所需要的資本比1990-2010年增加60%。投資還受到占國內生產總值282%的債務的限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