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非合作如何化解“成長的煩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14 09:09:30


1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約翰內斯堡集體會見13位非洲國家領導人。
  中評社香港12月14日電/在最近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世界增長最快的大陸之間展現出了一種新關系。該論壇是中非官方高層政治和經濟對話的主要平台。本次峰會的頭條新聞是中國宣布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美國《外交》雙月刊12月7日載文《改善中非關系:北京可以做些什麼?》,文章說,然而在這些光芒之下,也存在一些導致中非關系緊張的因素。這就是為什麼北京現在必須對其與非洲的接觸進行重新思考。北京應更多地關注中國與非洲關系發展的可持續性,另外還要開辟新的接觸方式,而不僅局限於政府對政府模式。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他作為國家主席的首次海外訪問中到訪了剛果(布)、南非和坦桑尼亞,表明了中國對非洲的重視。非洲各國歡迎中國“沒有附加條件”的政治策略,這使非洲國家可以找到一種替代西方那些有附加條件的援助方案。

  中非貿易額已由2000年的100億美元增至2014年的2200億美元。北京通過提供融資支持,以一己之力使非洲的基礎設施網絡得到了新生,為非洲建設其所需要的道路、橋梁以及通信等基礎設施。中企還慢慢將它們的一些制造能力向低成本的非洲國家轉移。

  但中非關系也面臨著許多挑戰。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降以及中國經濟由制造業向服務業的轉型已導致今年上半年中國對非投資下降了約40%。與此同時,中國發現自己已陷入非洲的一些熱點問題中。今年5月,南蘇丹反對派武裝對中國的巨額石油投資形成威脅;11月,武裝分子殺害了住在馬裡首都巴馬科酒店內的三名中國國企高管。

  非洲國家的領導人也對中非關系提出過批評。南非總統祖馬稱,如果中非貿易仍沿著新殖民主義模式(用非洲原材料換取中國制造品)發展下去,中非關系將“不可持續”。無論是中國紡織品在尼日利亞排擠了當地的競爭對手、在贊比亞的勞資糾紛,還是在乍得的漏油事件,中國在非洲的投資一直伴隨著社會與環保醜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