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6.5%至7%,中國為何設置經濟增長區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1 09:25:46


 
  當然,在各種有利和不利因素都還不十分確定的情況下,堅持經濟增長速度不下調,堅持要以高速度來體現經濟轉型的效果,也是不實事求是的,是非常有害的。因此,確定科學、合理、理性的經濟增長目標,對中國經濟發展、特別是當前經濟穩定,是非常重要的,對經濟政策制定、經濟調控手段運用,也是相當重要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把經濟增長速度用區間的方式替代單一的經濟指標,給經濟增長一個可供靈活選擇和運用的空間,無疑對經濟轉型、經濟結構調整、經濟方式轉變、經濟政策把控,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強經濟工作的主動性、靈活性和針對性。

  首先在政策的制定上,可以不要為經濟增長指標的實現而過度利用。想一想,無論今年的經濟增長指標定得多高,它都是一個固定的、需要實現才能算經濟工作任務完成的東西。一旦經濟形勢難以發生明顯改善的現象,那對經濟政策的依賴就十分地強,就會迫使決策層過度放鬆放寬政策,最終給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留下許多後遺症。相反,給經濟增長一個區間,就能够比較靈活地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需要,適時地對政策進行調整與優化,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政策的效用。

  就經濟轉型而言,也絕不能被經濟增長指標所綁架。要知道,經濟轉型是一項難度極大的工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許多社會矛盾。在這樣的情況下,盡管經濟轉型的要求很強烈,但也必須積極穩妥地轉。如果經濟增長指標設置不合理,就會對經濟轉型產生嚴重的制約作用,使其很難自由轉型、自主轉型、合理轉型、按市場規律轉型。設置了經濟增長區間,則能够給經濟轉型更大的空間和自由度,從而更加積極有效地實施轉型。

  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說,也需要有增長區間來適應。必須看到,2016年經濟工作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且需要啓動就能產生一定效果,而不是慢慢實踐、慢慢探索。那麼,對今年經濟增長的影響也是會非常明顯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用單一的經濟增長指標去衡量和約束,勢必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生不利的影響。只有設置這樣一個區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靈活性、主動性也就能够增強了,所有的改革措施,就不要那麼僵化、教條和機械了。

  設置經濟增長區間,對地方政府來說,也具有更強的靈活性,對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以及經濟目標的確定等,也能產生積極影響,避免地方政府為了實現經濟增長目標,而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五大任務”的實施等產生抵觸情緒,甚至設置各種各樣的障礙。畢竟,對地方政府來說,經濟增長速度仍然是當下最大的政績,是涉及官員升遷的最主要標准。設置了增長區間,對地方政府及其官員在考核方面的靈活性就增強了,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存動力就會明顯增強。

  當然,設置經濟增長區間而不是單一的經濟增長指標,對於外界對中國經濟的評判,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要知道,近年來,在中國經濟出現下行的情況下,一些外國組織和機構,動輒唱空唱衰中國經濟,從而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許多不該有的不利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設置一個增長區間,只要經濟運行不超出這個區間,就都可以認為是正常的、健康的。那麼,外界也就不能拿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說事,不能動輒唱空唱衰中國經濟了,從而給中國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需要把握好的是,設置經濟增長區間,也不是說中國經濟就必須在這樣的區間運行。要知道,如果政策把控得不好,上下不能齊心,發展共識不能凝聚,也會出現跌落下限的可能。同時,如果政策制定合理、工作合力形成,也不排除經濟增長速度突破上限的可能。所以,設置經濟增長區間,只是為了工作更主動、政策更靈活,而不是工作也可以更馬虎、更隨意,這一點必須明白,尤其是地方政府,一定要正視當前經濟形勢的嚴峻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