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莫斯科已准備同意任何條件。陷入恐慌的領導人甚至准備采取極端措施吸引中國投資和貸款。他們准備做出不可逆轉的決策:至少,賦予中國在俄羅斯以強大的勢力;至多,允許中國數十年主宰俄羅斯的燃料和能源部門。
但是,中國人反應太慢了。到了2015年年中,俄羅斯當局認識到世界末日并未來臨。俄羅斯政府的經濟學家們如今預期俄羅斯經濟將於2016年底、2017年初恢複增長。然而,懷疑論者預期經濟將繼續停滯不前,或是陷入衰退,但是即使是懷疑論者也認為經濟不會出現劇烈動蕩。
因此,雖然烏克蘭危機促使俄羅斯與中國的雙邊關系更近了一步,特別是在工業領域,但是并未發生實際的質變。
普京總統本月訪問中國很可能促成大量重要的政府間協議,比如建造寬體飛機,修建莫斯科至喀山的高鐵以及進一步發展石油天然氣合作。可是,中俄關系不可能發生重大變化,至少今年不會。
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俄羅斯和中國的執政精英在根本問題上存在分歧。俄羅斯精英尚未就經濟和對外政策達成共識。中國精英則深陷爭論:關於未來與美國的關系以及采取與超級大國地位相符的較果斷的對外政策的可能性。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雙方都對下一屆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沒有把握。不論結果如何,都會導致美國對外政策發生重大變化。那些變化可能影響美國對《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的態度,影響美國與俄羅斯的關系以及美國與亞太地區國家結成聯盟的問題。
因此,中俄關系或許瀕臨重大變化,但不可能在明年之前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