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之後,圍繞人民幣發展了諸多金融產品和服務:資產管理,投資顧問,用人民幣發行債券,等等。還有希望進軍歐洲的中國企業,需要幫助它們了解當地法律法規或者起草合同。對於舊大陸的金融市場來說,這不啻於天賜的禮物,即使北京毫不猶豫地讓這些金融市場相互競爭以便從中選擇最好的服務。
挑戰依然巨大
對於北京來說,挑戰同樣巨大: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為了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同時為了確定中國超級大國的地位,人民幣國際化勢在必行。法國巴黎銀行證券業務部的經濟學家弗朗索瓦絲•黃提醒說:“但是要想實現這一切,還需要經過很多階段。”
2015年夏天,中國人民銀行突然改變兌換機制。在此之前,人民幣匯率與一攬子貨幣掛鈎;而中國央行當時宣布,今後每天早上會公布中間價報價,每天上下浮動範圍不能超過2%。
這種政策的放寬說服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人民幣納入其“特別提款權”一攬子貨幣。這是一種認可。但是與此同時,由於中國讓人民幣稍稍貶值,引發了股市的恐慌和資金外逃,全球其他國家開始懷疑北京的戰略。“我們致力於重建信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保證說,承諾人民幣到2020年將成為一種國際性貨幣。這是一大雄心。不過,要想讓人民幣成為真正的國際貨幣,還需要做更多。徐蓓解釋說:“所有資本管控措施都需要取消,特別是對外流資金的管控。這部分資金現在受制於複雜的定額機制。”北京只能是逐漸做到這一點。
原因在於:如果過快取消限制,中國企業和家庭的一部分儲蓄有可能會流出該國,到別處投資。中國沒有足够的理財產品(例如法國的壽險)來截獲這部分資金。為了保住儲蓄,中國將需要建設穩固的金融市場,同時可以吸引外國投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