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德入韓之後,中國媒體和學界的討論非常多,薩德已經壓倒朝核成為中國必須面對的威脅,然而,客觀來說,無核化是符合中國在半島的核心利益的,也是中國應該堅守的原則和底綫。對朝鮮的制裁并沒有放鬆,足以說明中國在朝核問題上還是有清晰而理性的認識。這是中朝關系的關鍵所在,最近幾年來,中國在半島的目標序列表述基本穩定,無核化為第一要務。這與金正恩建立朝鮮核威懾的目標是難以相融的,除非中國修正在半島的目標序列,否則,中朝友好很難有實質的推進,更多是一種宣誓性的表達。
從中朝兩國的國家性質、外交目標來看,友好的說法還需要更多的實質性合作,然而,中朝關系未必是雙方所能界定的。薩德入韓,本身就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至於樸槿惠總統為何要部署薩德,說法很多,但是,這些解釋顯然沒有說服中國,否則,中國也不會做出這樣激烈的反應。
韓國因薩德而倒向美國為主導的亞太反導系統的時候,也把中國推到了另外一邊,那就是迫使中國改變對朝政策。這是顯而易見的。朝鮮發射導彈是威脅,難道薩德不是威脅嗎?朝鮮有充分的理由進行核導開發,那就是應對薩德入韓。中國也在反擊薩德,又怎麼可能有充分理由限制朝鮮的反制行動呢?中朝之間的被動緩和,韓國也需要反思。
就中朝關系本身來說,友好的條件還是無核化,但是薩德入韓無疑增加了中朝關系的合作面。對於中國來說,半島南北雙方的行為都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相比之下,朝鮮的行為更可以預期,那就是打造自己的核威懾能力,而樸槿惠的做法經常是急轉彎,有很強的短期性,將半島統一作為執政目標,顯然是把馬拉鬆當成了百米跑,朝鮮第四次核試驗之後,韓國似乎將責任推到了中國。
韓國的邏輯很簡單:中國幫幫忙,朝鮮就放棄核武了,甚至南北可以統一,現在之所以沒有達到這樣的目標,那是因為中國不够賣力。一言不合,夥伴的小船就翻了,這樣的外交風格,的確讓中國也無所適從,迫使中國去權衡朝鮮的核導威脅大,還是薩德為代表的美國反導系統威脅大。樸槿惠一不小心把中朝關系帶到了一個多邊的博弈之中,一旦游戲開始,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全掌控。
如果韓國把中國逼到了朝鮮一邊,也就不要批評中國本末倒置了,韓國何嘗不是如此呢?薩德給韓國帶來了“力”,但是失去了“勢”,因為朝鮮得到了“勢”,這樣的結果,僅僅是非意圖的嗎?於中國而言,是時候面對半島帶來的難題了,任何一個大國的外交都不應該把自己逼到別無選擇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