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的海外并購將邁向“新常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2 07:19:22


資料圖片:美的集團日前與德國工業機器人供應商庫卡公司簽署了投資協議,成為庫卡公司的單一最大股東。(圖片來源:德國之聲電台網站)
  中評社香港10月12日電/今年是中國企業真正走向全球的年份。前9個月,它們宣布的海外并購總額就超過1700億美元,多於以前任何年份。這些并購并非全部受到敞開雙臂的歡迎。當一個國家迅速成為全球并購的一支重要力量時,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中國海外并購背後具有強烈的商業理由,實際上給相關公司和經濟體帶來巨大機遇。

  香港《南華早報》10月11日載文《為什麼對中國來買資產不用驚慌》,文章說,20年前,中國海外并購的最初動力來自北京,中國政府想要本國企業走出國門提升全球競爭力。而最近幾年掀起的并購潮是更為尋常的驅動力的產物。

  首先,看看中國經濟規模。2015年,中國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是1978年的30倍。這種增長伴隨著中國企業的擴張: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有規模、信心和經驗做出并落實大規模并購。

  其次,中國的經濟再平衡影響對外投資。以前,中國經濟是封閉、國家主導的,以重工業、建築和出口為主。現在,中國經濟更多由內需驅動。如今,服務業活動占到中國GDP的逾一半。制造業向價值鏈上游攀升,在技術上變得更為先進。

  這種轉變令中國企業并購什麼以及誰在并購發生變化。10年前,中國進軍海外主要是為了確保自然資源和能源的供應。而現在,目標行業的種類廣得多。10年前,海外并購通常是國有大型企業競標原材料資產。而現在,可能是某家私營企業追逐新加坡的某家電商公司或好萊塢某電影公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