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委內瑞拉債務問題敲警鐘:中國重估金融外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24 06:47:40


資料圖片:2011年7月28日一名石油工人經過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莫裡查爾工廠的油井鑽機。
  中評社香港10月24日電/過去10年,中國在國際發展融資領域已從一個邊緣角色轉變為主導者,其放貸規模超過了六家西方支持的多邊機構的總和。最近一項研究顯示,中國兩大政策性銀行和13只地區性基金的貸款餘額已大大超過西方支持的機構貸出的7000億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10月21日載文《中國金融外交面對“高風險賭局”》,文章說,在這種“躍進”過程中,中國資金在拉美、非洲和亞洲一些最不穩定的國家承擔著巨大風險。中國官員表示,隨著一些工程不斷出問題,慷慨、非正統的放貸模式——這是中國金融外交的特征——正受到全面重估。

  “大宗商品價格高企時,中國的政策性銀行將這些貸款視為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實現外匯儲備多元化并結交新朋友的重要投資,”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教授凱文•加拉格爾說,“如今,大量貸款看起來都充滿風險,它們正在迅速開展更全面的調查。”

  中國2007年開始資助委內瑞拉查韋斯政府時,實際上賭的是這個國家應該已准備好擁抱穩健的財政政策。盛產石油的委內瑞拉於是成為中國海外發展貸款的最大客戶。

  今年5月,備受經濟危機困擾的委內瑞拉經過與中方協商後得以延期償還貸款。然而對中國而言,令人越來越擔心的是,委內瑞拉的國際債券可能出現違約,從而影響到委內瑞拉向中國供應石油償債。委內瑞拉或許是一個極端案例,但它絕非中國海外發展融資模式押下的唯一高風險賭注。

  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受日益嚴峻的國內債務問題和國企效益萎縮困擾的中國政府,已開始對其海外發展議程采取更冷靜、更嚴格的處理方式。在國家層面,一些債務國的貸款額度受到了限制,而在項目層面,中資機構正在極力討價還價,以確保經濟效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