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2016,中國經濟依然艱難上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03 08:57:53


2016年,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貿易投資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國吸引外資和對外直接投資逆勢持續增長。圖為山東青島港外貿集裝箱碼頭,貨輪在裝卸集裝箱。
  中評社香港1月3日電/2016年,全球經濟陷入低迷之際,在經貿領域“逆全球化”的喧囂之中,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也面臨嚴重的下行壓力。然而,中國依然保持冷靜,逆勢而保持經濟穩中向好,從新常態開局,到“新方位”成功轉型,在低迷的世界經濟大環境中交出了一份及格的成績單。

  美國《僑報》2016年12月28日載文《2016,中國經濟依然艱難上行》,文章說,2016年是人民幣自去年“811”匯改以來第一個年份,“貶值”可能也是這一年人民幣匯率給市場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自從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全球經濟已經開始發生悄然變化,逐利的資本開始唱衰中國,中國上證綜指從3400點下跌到3129點,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6.78跌至6.95(12月28日中間價)。 一時間,恐慌情緒蔓延海內外,連美國華人也不例外。

  除了貶值加劇,人民幣匯率市場這一年還發生了另一些同樣重要的變化。比如中間價形成機制的調整使得人民幣匯率相對以前來說更加透明,也就更加可預期,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市場的疑慮和恐慌。人民幣“入籃”開啓全球儲備貨幣新征程,自10月份加入SDR後,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取得重大推進,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接受和使用度明顯得到提高。

  2016年,在全球經濟複蘇乏力、貿易投資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國吸引外資和對外直接投資逆勢持續增長。以中國高鐵出海為標志的中國制造業不斷跨越升級,給自身和世界帶來更多機遇(中國中車獲得美國芝加哥846輛地鐵車輛訂單,創下中國地鐵出口發達國家訂單最高紀錄)。

  中國經濟的一大問題是產能過剩,這在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更為嚴重。一些地方面臨著工人失業下崗的沉重壓力。而到年底,供給側改革初見成效,鋼鐵煤炭去產能任務提前完成,商品房待售面積持續下降,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有所回落,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為接下來的深化改革奠定良好開局。

  在樓市方面,也經歷了一番曲折。上半年,中國多地房價經歷新一輪飈漲,一些地方出現“假結婚買房”等亂象。 人們擔心,房地產泡沫是否會破滅,資源會不會因此而“脫實向虛”?2016年下半年當局出台一系列調控措施,讓樓市“限購”與“去庫存”之間的關系在年終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有了明確的答案,那就是——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這無疑將為今後房地產市場乃至中國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帶來積極影響。也為解決“保匯率”還是“保房價”的終極之問提供了核心的答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