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經濟減速”的概念是用詞不當。任何超過7%的增速在地區和全球都仍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中國的增速只有放到它自己的歷史增長背景下才能說是“放緩”。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中國是一個龐大而多樣化的國家,它的國內發展能够支撑需求,為增長提供大得多的空間。
不妨再看看與日本和韓國的比較——當兩國結束高速增長時期時,它們都已經是發達經濟體,而增速的下降也都是急劇的,幾乎立刻就驟降至4%左右,隨後進一步下降。相反,即便在經歷了30年的超高速增長後,中國仍然是一個中等收入經濟體,因此仍繼續渴望進一步增長。
此外,在目前中國龐大的GDP基數已接近12萬億美元的情況下,7%的增速意味著它在一年之內所增加的GDP相當於印度GDP總量的三分之一或印尼GDP總量的近90%。毫不奇怪,即便當前經濟增速放緩,中國經濟增長的龐大規模也繼續在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地區和全球影響。
而且,就在一些外國分析人士發出“硬著陸”的可怕警告的同時,中國國內經濟卻經歷了工資和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長。
在轉向較慢車道的過程中,中國大體上成功地保持了經濟穩定。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它基本上是通過積極的宏觀經濟幹預來做到這一點的,最初是通過積極的需求側調控,後來則混入了一些供給側舉措。
由於中國是一個龐大的經濟體,6.5%的增速仍然十分可觀,也足以讓中國領導人實現中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