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正努力成為“學術大國”
http://www.CRNTT.com   2018-02-21 09:41:09


資料圖: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在中國誕生,圖為一名科研人員在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上海實驗室內調整操作台上的激光干擾器。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2月21日電/“中國在學術方面明顯趕超,”張曉輝(音)說,“政府的財政支持令我們能在最好的實驗室裡與世界最著名的學者合作。”張曉輝是幸運的,他在中國最著名的院校之一清華大學攻讀博士。

  據奧地利《標准報》2月18日報道,中國在盡全力推動自身向著學術世界大國發展。看一下著名的“高引用科學家”排名就可以知道,中國學者占據了一席之地。維也納大學的漢學家蘇珊•魏格林-施維德爾齊克認為:“在中國出版的期刊數量越來越多,中國學者有機會以英文發表論文,因此對國際出版機制的影響力猛然增大了。”但與此同時,質量往往落後於數量。

  中國學術界變革的背後是國家的戰略——停止多年來人才外流現象,同時令中國作為科研國家具有吸引力。這取得了成功,魏格林-施維德爾齊克說:“今天,在海外學習的中國學生不再需要人們來說服他們回國。在中國,特別是在自然科學領域,等待他們的是在預算、設備和人員配置等方面維也納大學夢寐以求的科研條件。”

  這個國家對大學、圖書館和研究機構進行著大規模的投資——2016年科研開發支出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約占2.1%。由此也顯示出中國學術革命背後的一個兩難境地:對超大型科研項目的資金投入巨大,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取得劃時代的突破,甚至在中國取得了很大進展的核心領域,人們也需要借鑒國際同行的成果。畢竟中國領導人的要求很明確,學術界應為中國從“世界車間”向著創新領袖發展的并不平坦的道路掃清阻礙,并盡可能快地做好准備將學術成果運用到經濟當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