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為什麼中國的軟實力一直擊敗印度?
http://www.CRNTT.com   2021-06-25 01:02:58


資料圖:上海陸家嘴金融城樓群(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6月25日電/中國對印度的硬實力優勢,衆所周知。鮮為人知的是其軟實力優勢。印度人或許認為我們比中國更具吸引力,但數字表明實則不然。

  《印度快報》6月23日載文《為什麼中國的軟實力一直擊敗印度?》,文章說,提出軟實力概念的政治學家約瑟夫•奈認為,軟實力由外交政策、文化和政治影響力組成。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給出相關的衡量標准。總體而言,在外交政策方面,包括美國(鑒於其在亞洲的巨大存在)在內的25個亞洲大國中,印度排第六,中國排第一。

  在這方面,洛伊進一步區分了外交網絡、多邊力量以及外交政策領導力、雄心和有效性。在外交網絡上,印度在地區使館的數量與中國相當,但全球使館數量卻大大落後(126個對176個)。在多邊組織力量上,印度的地區成員數量與中國不相上下,但對聯合國預算的貢獻完全不敵中國(0.8%對11.7%)。而在對外交政策的領導力、雄心和有效性的調查中,中國在幾項指標上在亞洲排名第一或第四,而印度排名第四至第六。

  在文化影響力方面,印度在亞洲排名第四,中國位居第二。文化影響力分為三個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投射和信息流。在文化投射上,印度的報紙和電視/電台廣播在國外的搜索中得分更高,印度還出口更多文化服務。中國則在其他幾個指標上表現更好。例如,全球品牌500強名單中,印度只有9個,中國有73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數量上,印度有37個,中國有53個。如果摩天大樓是衡量聲望的標准,那中國在其主要金融中心有156座,印度只有44座。印度護照的含金量也落後:中國公民可免簽證到74個國家(和地區)旅行,印度人只能到訪60個。

  在信息流上,2016至2017年印度高等教育機構僅接收2.4萬名亞洲學生,而中國接收22.5萬名。游客人數上,2017年印度有500萬來自亞洲的游客,而中國有4100萬,在25國中排名第一。在世界各地游客總數上,印度接待1700萬,而中國接待6300萬。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