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平衡好“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與實現“雙碳”目標的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1-07-15 09:07:37


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是中國跨過中等收入階段的關鍵支撐。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中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從“十四五”開始,中國經濟發展將面臨更為嚴格的減排約束。在此之前,中國提出的是單位GDP溫室氣體下降的減排目標,沒有總量限制,屬於相對減排。2030年前碳達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則明確了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天花板和下降的總量,屬於絕對減排。與此同時,“十四五”規劃綱要還提出“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的要求,以避免追求減排目標可能導致的產業空心化問題。

  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是中國重要的發展經驗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史丹、副研究員鄧洲文章表示,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是經濟社會穩定運行的基礎保障。沒有現代化的製造業體系,經濟活動就缺乏物質基礎,就會在綜合國力競爭中受制於人,就不能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對物質產品的需要,也不能有力應對自然災害、傳染病疫情等重大突發事件,更不能保障國防安全、保證人民安居樂業。

  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是中國跨過中等收入階段的關鍵支撐。工業化規律表明,在人均GDP從8000美元向12000美元邁進的過程中,製造業比重的過早和明顯下降,不利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保持較高增速從而跨過中等收入階段。例如,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第二產業比重接近40%,韓國在20世紀80年代第二產業比重超過40%,以製造業為主的第二產業有力支撐了日本和韓國邁向高收入國家行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巴西、阿根廷等一些經歷高增長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其製造業比重的顯著下降和經濟的停滯不前幾乎是同步出現的。

  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是維持和提升製造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雖然中國服務業出口快速增長,但工業製品出口規模仍是服務業的約10倍,並且工業製品對外貿易自1994年以來一直保持順差,服務業對外貿易只有幾年出現順差,近年來逆差額還不斷擴大。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中國製造業企業幫助當地建設產業基礎設施、完善交通網絡、吸納就業和培養人才、創造稅收增加收入,傳播中國製造業先進的工藝技術、管理手段,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也提高了中國製造業企業的國際聲譽。

  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有助於縮小區域發展差距。製造業因其產業鏈長、帶動性廣、吸納就業和技術擴散作用強等特點,是啟動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產業部門,結合本地條件選擇發展適合的製造業,是中國許多地區擺脫落後、加快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

  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保障。製造業是技術創新和業態創新最重要的要素提供方,創新活動的人才、資金、硬件設施都依賴於製造業。製造業還擁有完善的創新活動的物理系統,能夠提供創新成果產業化商業化應用的驗證場所,是技術創新的“母體”。

  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和實現“雙碳”目標並不相悖

  文章分析,與其他產業相比,製造業具有資本密集度高、生產過程對環境影響較大等特點,在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方面,歐美等發達國家採取的主要措施是向他國轉移污染較大的產業和生產環節,以犧牲他國環境來維持本國經濟增長。中國沒有複制這種發展路徑,而是努力挖掘製造業減排空間,並通過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為進一步提高減排潛能做出支撐。

  製造業既是能源消費的主要部門,也是推動能源轉型的技術支撐部門。從蒸汽動力到內燃機再到電力,三次能源轉型也伴隨著製造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對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的改進。隨著清潔能源技術更加成熟、政策更加完善、成本逐漸逼近傳統化石能源,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將成為可能,這必將產生顯著的減排效果。

  製造業發展會帶來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從行業大類看,目前中國電力行業、交通行業、建築和製造業碳排放占比分別約為40%、30%和30%,製造業是僅次於能源產業產生碳排放最多的經濟部門。過去十年來,中國除鋼鐵外的高耗能製造業,按主營業務收入計算,在製造業中的占比略有提高,但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更快,主要原因是產品結構的優化,參加全球產業分工的優化。隨著中國“雙循環”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將進一步加快,實體經濟的技術水平會進一步提升,最終會降低能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製造業向著更加健康綠色的方向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