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本身是好事一樁,於個人而言可以提升知識儲備和人生起點,於國家而言可以滿足高端產業人才的需求。不過,“考研熱”持續升溫下,考研將是一場日益殘忍的淘汰賽。這條路上很多人注定是“陪跑角色”,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不是每個人都耗得起。畢竟,考研是以“年”為計量。付出如此大的時間成本時,就很有必要理性思考下投入與產出比。此外,當很多人延遲就業或辭職考研時,也難免造成人才資源的浪費。
緩解年輕人的考研焦慮,不只需要他們算好“人生賬本”,結合自身優勢特長在職場上點亮高光時刻,同時也需要高校、企業、官方共同發力。對一些高校而言,它們需要讓高校教育回歸本源,而不是充當“考研熱”的搖旗呐喊者;對企業而言,它們在人員招聘上還應堅持“唯能力不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對官方而言,則要通過盡快完善保障“公平就業”政策、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不同學歷的年輕人都能找到人生合適的坐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