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6日,在北京市朝陽區建外街道北郎社區一處核酸檢測點,來自民航總醫院的醫護人員李雪清(右二)為居民進行核酸采樣。 |
中評社香港5月21日電/在海內外社交媒體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觀點,即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清零”政策是過於堅持意識形態的結果。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18日載文《為什麼指導中國抗疫政策的是科學而非意識形態》,文章說,沮喪的情緒是可以理解的。封控措施讓不少人身心疲憊。部分沒有采取嚴格封控措施的地區也受到了影響。
盡管如此,北京強調,它的政策基於科學而非意識形態。它承認為此付出了社會和經濟代價,但認為這讓人們從中受益并挽救了大量生命。事實上,盡管防疫管控拖累了經濟增長,但中國大部分地區的經濟仍在增長。
在評估北京關於指導其決策的是科學而非意識形態的說法時,有五個關鍵點需要考慮:
首先,這些政策可能得到制度上的支持和廣泛的公衆支持。
其次,中國成功遏制了最初的疫情暴發并從中恢複,在疫苗問世之前成功挽救了大量生命,成功重啓本國制造業并向世界提供基本商品等例子,都表明中國的體制對於如何應對疫情非常有把控。
可以說,中國是其自身成功的受害者,這種成功導致一些人對防控能力過度自信,忽視了疫苗接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