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堅持“兩手抓”才能更好穩預期促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7-25 08:39:43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中國經濟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實現突圍,充分印證了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兩面的關係。事實說明,安全環境是經濟發展最基礎也最有力的保障,疫情突襲所帶來的衝擊固然巨大,但只要發現得早、控制得快,防控成效就能及時兌現為社會運行、經濟發展的活力。

  工業生產企穩回升,製造業投資保持較高增幅,外貿出口韌性顯現……我國上半年經濟數據陸續出爐,工業經濟指標一度下滑的勢頭得到扭轉,呈現出恢復增長態勢,充分發揮了經濟“壓艙石”的作用。

  事非經過不知難。面對內外發展環境的巨大不確定性,這份成績單的取得殊為不易。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放緩態勢明顯,國內疫情多發散發,突發因素超出預期,對經濟穩定運行造成嚴重衝擊。在1—2月份經濟恢復整體上好於預期的情況下,3、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下滑明顯。空前壓力下,我們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穩住了經濟大盤,積極因素不斷積聚,積極變化顯著增多。就目前來看,中國經濟供給側回升的支撐強、需求側爆發的潛力大,一攬子政策發力效果正在持續顯現。隨著國民經濟的逐步恢復,發展的質量、效益也必然會持續回升。

  關鍵指標企穩,夯實著我們應對風險挑戰的底氣和信心,也再次印證了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基本特點。我國有長期積累的物質基礎和超大市場的規模優勢,包括疫情在內的各種衝擊終究是暫時的,不會改變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同時,中國經濟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實現突圍,也充分印證了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兩面的關係。事實說明,安全環境是經濟發展最基礎也最有力的保障,疫情突襲所帶來的衝擊固然巨大,但只要發現得早、控制得快,防控成效就能及時兌現為社會運行、經濟發展的活力。反之,試圖靠“躺平”來換“群體免疫”,靠“放水”來換“虛假繁榮”,不僅會帶來疫情持續肆虐,更會導致通貨膨脹、供需失衡等一系列續發危機,給本國乃至世界帶來難以預料的不確定性。

  疫情尚未遠去,大考仍在繼續。目前,部分國家已對奧密克戎變異株“放棄抵抗”,這種殘酷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愈發成為疫情放大器。近兩周,中國已出現多達10種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均來自於境外輸入。面對“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客觀壓力,我們更需咬定“動態清零”不放鬆,不斷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進一步鞏固抗疫防線,全力做到以最小代價爭取最大防控成果。同時,更要抓緊補齊疫苗接種短板,持續鞏固社會免疫屏障。尤其要重視提升無接種禁忌人群的疫苗覆蓋率,加大力度研發能預防多種變異株的廣譜新冠疫苗。在人員流動頻繁的現代社會,世界重回開放是必然趨勢。加緊行動讓中國從“安全高地”過渡到“免疫高地”,決定了抗疫戰線的穩固程度與防疫成本的大小,決定了我們能否一直保持戰略主動。

  發展中的問題,注定要在進一步發展中得到解決。當前中國經濟恢復基礎還不穩固,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有增無減,復雜背景下,保持經濟平穩增長,持續激發市場活力,關鍵就是要穩預期、增信心。一方面,要辯證處理防控與發展的關係,既把防控舉措落在實處,也堅決杜絕各類層層加碼,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消除經濟社會運行的“沉沒成本”,保證市場主體有穩定的發展預期。另一方面,要繼續密切跟蹤研判國內外最新形勢變化、立足各市場主體的急難愁盼,繼續在穩經濟和助企紓困上發揮更大政策效應。抓住、抓實、抓好關鍵窗口期,持續為經濟發展增效力激活力添動力,才會凝聚起更廣泛的發展共識、匯聚起更強勁的前行合力。

  勇於在不確定性中育新機,才能在變局中開新局。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堅定信心,排除干擾,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我們就一定能穩住發展大盤、實現預期目標。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關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