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做出加入“芯片聯盟”的決定後,立即派外長訪華,尋求中國的理解,既體現出對中韓關系的重視,也暴露了韓國的焦慮。尹錫悅政府7月提出六大施政目標,將韓國打造成“全球樞紐國家”是其中之一。韓國要在全球舞台上發揮作用,需要強化與美國的同盟關系,為此,韓國提出要和美國“同頻共振”。但韓國的根基在東亞,1993年至2021年,韓國貿易順差的86%來自對華貿易。要保障自身安全和經濟利益,韓國必須避免半島和台海生亂,還要發展與中國的經貿合作。
美國與中國之間,“同盟”和“夥伴”之間,韓國不能“二選一”。韓國緊追美國,參與北約合作,組建“芯片聯盟”,但在技術脫鈎、台灣問題等事關中國安全和利益等問題上,又“後退半步”,有時還明確支持中國立場,都是為了避免成為美國對華極端競爭政策的犧牲品。尹錫悅政府與中國保持高頻互動,樸振訪華在“薩德”等問題上開誠布公,也是為了展現誠意,避免中國對韓國的政策和意圖產生“誤會”。在觸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不盲目追隨美國,避免了損害中韓關系,坦誠交流、推動敏感問題的討論和解決,又讓中韓化解矛盾、加深合作有了更好的基礎。
但中美競爭加劇、東亞局勢升溫的情況下,韓國維持外交平衡將越來越難。要保障自身安全和長遠發展,韓國還需與周邊國家合作,共同維護地區穩定和多邊合作,推動亞太地區重回和平、合作的正軌。
孔子曰,“三十而立”,中韓關系歷經風雨洗禮,理應更加成熟、更加自主、更加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