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工人在比亞迪西安基地總裝車間為一輛新能源汽車安裝電池包。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9月21日電/自從136年前汽車在歐洲問世以來,該行業就發展為歐洲大陸經濟增長和繁榮的根基之一。但隨著中國獲得對電動汽車供應鏈更大控制權,試圖迎頭趕上的歐洲汽車行業正面臨其歷史上最大的挑戰之一。
英國《金融時報》9月20日載文《歐洲在電動汽車供應鏈競爭中落後於中國》,文章說,歐洲最先進的電池制造初創企業諾斯伏特的可持續發展主管內倫海姆表示,這不只是意味著建廠生產電池,還涉及包括為工廠供應材料所需的采礦、精煉和化學工程在內的整個生態系統。“誰擁有加工能力,誰就將控制材料來源地并開展交易,”她說。
歐盟對電動汽車雄心勃勃,志在2035年前逐步停止新柴油和新汽油動力汽車的銷售。歐盟領導人本月表示計劃開展關鍵原材料立法,從而為戰略項目提供資金并建立庫存。然而,中國在電動汽車電池制造領域的領先優勢顯而易見。英國基准礦業情報公司預測,今年中國有望生產全球76%的鋰電池,而歐盟的該比例僅為7%。
“需要彌補許多基礎,”希望在德國生產鋰的鋰礦公司Vulcan Energy的首席執行官韋丁說。“目前中國已經領先好幾步棋。”該公司處境凸顯相關挑戰。然而,由於受困於能源費用飈升和貸款成本上漲,歐洲電池與原材料行業的高管們擔心,歐洲將愈發依賴包括中國寧德時代在內的亞洲企業。
正尋求在歐洲建造鋰精煉廠的公司Livista Energy負責人蓋特雷德表示,在電動汽車需求激增之際,為供應鏈做好准備是該行業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歐洲正試圖“與已在現金流方面領先20年的人進行競爭,”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