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美西方拉攏下,印度將會怎樣迎合
http://www.CRNTT.com   2022-07-07 10:45:27


 

  印度的戰略盤算

  自1947年獨立至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執政前,印度的對外戰略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的發展演變。在開國總理尼赫魯時代(1947~1964年),印度主要奉行不結盟的外交戰略。彼時印度既與美國、蘇聯同時“套近乎”,又與中國等亞非拉大國共推反殖民運動,可謂“東西兼顧”;在其後至冷戰結束前,印度主要推行以印蘇結盟為內核的大國外交戰略和南亞“門羅主義”的地區外交政策,整個南亞地區也因此陷入了“印蘇對中美巴”兩大陣營的對壘中;在冷戰結束後至2014年莫迪上台前這一時期,印度在大國之間特別是中美之間主要奉行等距離多元外交政策,聚焦發展合作。

  莫迪政府執政後,伴隨著中印關係的起起伏伏,印度在保持與俄傳統關係的同時,明顯加強了同美西方的戰略合作。印度開始從“不結盟”向“多向結盟”的外交戰略轉型。這表明,莫迪時代的印度外交在強調戰略自主的同時,更多體現出有別於制衡、追隨或中立的對衝性政策選擇。所謂的“多向結盟”戰略,其突出特點是以夯實印度戰略自主地位為宗旨、以美西方為側重進行議題式戰略合作。該戰略重在強調印度與美西方在戰略層面和意識形態層面的同盟化,但卻刻意迴避了在實操層面——特別是軍事實操層面的同盟化,避免印度被美國拖入軍事衝突的漩渦。

  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在中美博弈日趨尖銳、中印關係持續走低、新冠疫情反覆干擾及俄烏衝突等多重危機的持續衝擊下,莫迪政府對外戰略的親西方特性愈發凸顯。究其原因,莫迪政府認為印度已具備實施“西進”戰略的內外條件與契機。

  一是在經濟上,莫迪政府認為,印度與中國在關鍵產業鏈、供應鏈甚至科技鏈領域進行切割的條件已經具備。特別是自奧密克戎毒株疫情暴發以來,部分外國企業“人心思動”,主動思謀“去中國化”。擁有約14億人口規模的印度成為這些外企的最佳替代選擇之一。實際上,這兩年印度接受外國直接投資(FDI)的規模正變得越來越大。2020~2021財年印度接收FDI的總額達到819.7億美元,其中,流入製造業領域的投資總額為120.9億美元,但就在2022年3月底結束的2021~2022財年,流入印製造業的FDI總額猛增76%,達到213.4億美元。2022年4月,美國蘋果公司的手機產品iPhone13開始在印量產更是表明,印在手機領域已形成基本完整的產業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