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東盟推動海洋經濟合作正當時
http://www.CRNTT.com   2024-05-26 09:33:21


(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近日,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共同主辦的中國—東盟藍色經濟合作論壇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行。來自中國及東盟成員國的政商界代表、智庫、高校等科研機構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中國—東盟藍色經濟一體化的願景”“中國—東盟海洋產業合作的突破”等議題展開討論。

  與會專家表示,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在海洋經濟領域合作不斷加深,中國—東盟藍色經濟一體化正從願景變為現實,將為地區經濟發展發動“藍色引擎”。

  合作空間廣闊

  老撾國立大學研究與學術服務委員會高級副主席兼研究倫理副主席西提賽在論壇上分享對藍色經濟的理解:“中老鐵路對老撾的經濟發展很重要,老撾計劃將來建設更多的鐵路和公路與周邊海洋國家的港口聯繫起來,比如依靠西哈努克港聯繫柬埔寨,從而增加與其他國家海洋經濟合作的機會。中國與東盟可以開展更多公路與鐵路聯通合作,推動中國與東盟藍色經濟一體化。”

  海洋經濟,又稱藍色經濟,指為開發海洋資源和依賴海洋空間而進行的生產活動以及直接或間接開發海洋資源及空間的相關產業活動,主要包括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船舶工業、海鹽業、海洋油氣業、濱海旅遊業等。

  據研究統計,目前,東盟國家30%的GDP來自海洋,約6.25億人依賴海洋維持生計;2023年,中國海洋經濟占GDP的比重為7.9%,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中國、東盟對外貿易分別有94%、60%以上通過海運實現;中國與東盟間貿易65%通過海運實現。中國與東盟海域擁有世界1/3的紅樹林和珊瑚礁,水產養殖占全球的80%、漁業捕撈占全球的60%,更是世界90%的海運貿易通道。

  長期以來,中國與東盟在海洋經濟領域合作由來已久,機制日漸完善。自2002年《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簽署以來,中國—東盟已建立起覆蓋海洋經濟、海上聯通、海洋環境、防災減災、海上安全、海洋人文等領域的務實合作網絡。2015年,中國正式啟動“中國—東盟海洋合作年”,中國東盟發表《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等多項合作文件及行動計劃,為中國—東盟藍色經濟夥伴關係建立奠定政策基礎。2023年9月,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提出,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藍色經濟在實現經濟增長、提高社會包容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保護環境中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