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媒:中國軍工文件曝光“航母殺手”導彈性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5 14:37:04  


DF-21D反航母彈道導彈。(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0月25日電/環球網綜合報道,據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10月23日報道,原題:《揭開中國“航母殺手”的面紗》,作者為哈里.卡齊亞尼斯。

  文章稱,華盛頓詹姆斯敦基金會的才俊們寫就了一份指導報告,具體介紹了中國的“東風”-21D導彈——大眾媒體也稱之為“航母殺手”,在戰略上的邏輯依據、研發情況及其帶來的各種後果。這份報告顯然在世界上很有權威性。

  作者認為,報告的作者安德魯.埃里克森是世界上研究這一課題的頭號專家,也是認識到該導彈在現代戰爭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第一人。埃里克森撰寫了一份評估報告,對該導彈的起源、研發情況、作戰環境下的可能用途及對美國海軍的整體影響等問題進行了探究。簡言之:該報告是對亞太安全問題感興趣的中國問題專家的必讀物。

  正如埃里克森等人所強調指出的那樣,過去幾年里,該導彈先從研發過渡到零部件測試,後又過渡到美國海軍上將威拉德2010年底置評時所稱的獲得初步運行能力。 

  埃里克森在報告中解釋道:“真正令人吃驚的是,‘對反艦彈道導彈所持的否定情緒’非常強烈。一些人——包括頗有威望、冷戰經驗也最為豐富的為數不多的專業人士——想當然地認為,蘇聯工業時期設計的反艦彈道導彈是失敗的,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存在諸多同樣的缺陷……也有一些持懷疑態度的人士稱,常規反艦彈道導彈從技術上講並不可行:還有人說,沒有證據表明中國可具備這種戰力。但從物理學上講,發展反艦彈道導彈是行得通的;對中國人也好,對其他任何人也好,物理學皆為一理。中國有很多物理學家和工程師在為他們的祖國效力。我們今天親眼看到了上述結果,也看到曾一度停滯不前的中國國防產業以創新方式整合現行科技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