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郭一鳴:港珠澳大橋車流太少,思路決定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19-02-15 15:25:46


港珠澳大橋開通以來,車流未如預期/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2月15日電/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郭一鳴15日在大公報發表文章,談港珠澳大橋車流問題,主要內容如下:

  豬年春節假期剛過,特首林鄭月娥宣布,中央將於日內公布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到時國家發改委高層及粵澳兩地政府官員將來港出席宣講會,林鄭月娥特別強調,綱要內容主要是大方向,不會如施政報告般有幾百項措施可立即落實執行。緊接著,林鄭月娥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會晤,據透露,一眾代表就大灣區發展提出建議,亦提到港珠澳大橋私家車流量、“外商投資法”對內地工作港人的影響等問題。

  毫無疑問,大灣區發展將成為近期坊間最熱門話題,林鄭月娥先做好期望管理,很有必要,作為一項國家發展戰略,規劃綱要理應著眼於大方向和長期效益,但與此同時,特區政府對廣大民眾關注的近期、切身的問題,也不能視而不見,例如港珠澳大橋的車流和人流問題,港區人大代表在赴京出席全國“兩會”之前,向特首表達對這個問題的關注,是希望特區政府正視大橋有可能成為“大白象”的嚴重性,盡快設法妥加改善。

  港珠澳大橋全長五十五公里,耗資千億,歷九年建成通車,這座被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世紀大橋,蜿蜒於伶仃洋萬頃碧波之上,如蛟龍出海,蔚為壯觀,大橋不僅贏得多項世界第一,更重要的是改變了香港連接內地陸上交通的結構,使香港與珠三角西部珠海、中山、江門等城市實現一小時生活圈,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協同發展創造重要條件。

  但是,自去年十月二十四日大橋正式通車以來,營運方面負評不少,歸結起來就是六個字:車太少、人太多。元旦前我為了體驗港珠澳大橋,專程搭巴士前往珠海,沿途大海藍天,感覺的確十分美妙,但發現大橋的車流少得可憐。入住剛剛開業的珠海洲際酒店,地點就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附近,從酒店最高層的Club俯瞰大橋,一覽無餘,差不多每隔幾分鐘才見到一輛私家車經過,其他車輛也稀稀落落,同行的幾個朋友都搖頭嘆息,這麼宏偉又方便的大橋,卻只能看多於能用,真是天底下一大怪事,不僅非常荒謬,更是極大浪費。而另一方面,通車後連續多個周末大橋口岸發生大批內地遊客湧現、出入境候車時間太久的亂象,加上一批又一批遊客乘搭旅遊巴到紅磡土瓜灣九龍城一帶購物,增加社區及道路負擔,附近居民覺得受到干擾,有人發起遊行表達不滿。

  車流太少,人潮太多,核心問題是管理。經過各方協調,周末大橋口岸人潮擁擠的現象已大有改善,旅遊巴充斥社區道路的現象,有關方面也正在想辦法加以改善。但是大橋車流太少的問題,似乎未見有解決的方案。據悉港珠澳大橋車流平均每日約二千一百架次,僅為特區政府目標大約兩、三成。私家車申請配額條件嚴格,數量也有限制。對於港區人大代表提出多項改善建議,林鄭月娥回應稱要“小心安排”。

  增加大橋車流問題真有那麼複雜嗎?據大橋通車當日,即是去年十月二十四日《廣州日報》報道:為配合大橋通車而增加的一萬一千個粵港兩地車牌已發放完畢。粵港兩地政府達成協議,二○二○年港珠澳大橋香港段連接線全部開通後,粵港雙方將逐步推進“港車北上”,未來符合條件的港牌車輛逐步被放開經港珠澳大橋進入內地。以上報道可見,問題的關鍵是“港車北上”,不是內地當局不同意“港車北上”,而是香港方面條件未能配合,所謂大橋香港段連接線未全部開通,主要是指全長九公里的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預料這項工程要到二○二○年才完工。

  據筆者聽到的“路邊社”消息,中央高層是同意開放“港車北上”,而且沒有要求香港一定要對等開放“粵車南下”,粵省官員即使不樂意也要服從大局,這就等於對香港私家車車主駕車經港珠澳大橋進入內地開了綠燈,如果實施起來,將大大改善大橋私家車車流太少現象。所謂思路決定出路,特區政府是否要坐等多一兩年,到二○二○年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通車才著手增加大橋車流?抑或會積極考慮港區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透過網上登記、彈性配額等措施,為更多私家車車主提供經港珠澳大橋北上的便利?這個問題,就不僅僅涉及管理,更是心態問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即將公布,未來發展的成效如何,除了中央的戰略決策,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粵港澳三地政府官員的決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