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才流失,非洲社會發展的羈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3 09:57:20


 
  非洲人才外流現象並不局限於醫療衛生領域,很多非洲的科研人員、大學教師、工程師、運動員等也都在持續向外流失。有人稱之為“不斷造血的同時又不停地失血”。聯合國一份報告顯示,受過大學教育的非洲人中有1/9、約290萬人移居歐洲、北美等地,這一數字在過去10年增長了50%。

  一些非洲國家的工資水平還不到發達國家的1/10

  記者在一些非洲國家採訪時發現,許多研究非洲問題的機構和學者身處歐美國家,非洲本地的研究機構中又有不少外國人的身影。有統計顯示,為了填補人才外流的空缺,非洲國家每年需要聘用15萬名外國專家,年支出達40億美元。另有數據顯示,投向非洲的國際發展援助中35%用於支付外國專家費用。面對當今的國際人才流動浪潮,非洲面臨著人才內外流動失衡的困擾。

  比利時魯汶大學非洲問題專家阿德斯拉姆·馬弗克認為,有10多個非洲國家的40%高素質勞動力居住在國外,有一半的非洲問題研究學者居住在歐洲。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國外能夠獲得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更高的待遇,這是直接原因。來自馬拉維的恩培在南非開普敦一家酒店從事管理工作,他向記者表示,雖然自己是大學畢業,但在馬拉維卻無法找到很好的工作,在開普敦他一個月能掙到1萬蘭特(約合5000元人民幣),他還有能力向家裡匯款,並讓孩子在南非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歐洲學習的剛果(金)學生恩杜恩杜表示,在歐洲生活雖然有諸多不易,但相比非洲國家的失業、低薪、衛生條件和教學環境差等問題,也就算不上困難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