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專家:中國應對新冠危機的經濟准備更充分
http://www.CRNTT.com   2020-05-13 14:14:57


  中評社北京5月13日電/據參考消息網報道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5月9日刊發題為《在應對全球危機方面,為什麼中國比其他經濟體准備更充分?》的文章。現將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運行造成了衝擊,但一些專家認為,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在為可能出現的危機做准備。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與經濟學家們探討了以下兩個問題:中國是否預見到了這樣的危機?中國政府是如何應對的?

  美國中美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蘇拉布·古普塔說:“包括中國政府在內,沒有人能預見到這場疫情的強度和嚴重性,尤其是新冠病毒不為人知的傳染特性。這真是百年一遇的大流行病。”他認為,中國做了更充分的准備,是因為“與大多數發達經濟體和許多新興經濟體相比,中國的財政狀況要健康得多。古普塔解釋說,中國中央政府的債務水平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不高,這意味著政府的資產負債表有足够的空間來增加政策支持。另外,消費者的債務水平相對於收入也不高,所以他們沒有過度杠杆化,可以打開錢包消費。

  國際問題專家梁建邦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說:“中國總是具有長遠的戰略思維,中國更有能力應對任何危機。”他說:“與西方相比,中國能更有效地引導大量資金、調動企業和民衆。在1997至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都展示了這樣的能力。”

  卡內基莫斯科中心的中國和中亞問題專家捷穆爾·烏馬羅夫說,每個國家的經濟狀況都不一樣,因此對新冠疫情的反應也不同。他說,一些國家宣布了大量的經濟刺激計劃,而中國一直將重點放在恢複國內消費和幫助中小企業上。

  所有分析人士一致認為,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都無法預見到當前危機的嚴重程度。梁建邦說:“由於新冠病毒危機的蔓延,對中國的負面看法如海嘯一般湧來。美國的唱衰也是因素之一。但到目前為止,中國仍是第二大經濟體,經濟體量比其他金磚國家加起來還要大。”梁建邦說:“盡管美國(試圖)與中國脫鈎,但由於現代生產過程的複雜性,與來自中國的一切脫鈎幾乎是不可能的。”他說,中國正在快速升級尖端技術,包括5G和人工智能。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研究所的謝爾蓋·盧科寧說,中國經濟在過去十年間變得更加穩定。他說,“他們現在知道應該往哪裡走”,尤其是在這場一切都與互聯網和數字服務聯系在一起的危機期間。古普塔認為,中國經濟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進入增長區間。他說:“中國將是今年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東亞以及亞太地區也將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地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