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西媒:新冠疫情凸顯全球治理框架缺失
http://www.CRNTT.com   2020-05-13 14:15:31


  中評社北京5月13日電/參考消息網報道,西班牙《對外政策》雙月刊網站5月1日刊登作者赫蘇斯·A·努涅斯·比利亞韋德題為《後新冠肺炎時代的安全與地緣政治》的文章稱,新冠疫情凸顯世界缺乏一個管理健康和安全議程的運作體制框架,如何應對疫情將最終決定誰有資格成為贏家或輸家。文章編譯如下:

  正如“9·11”事件所起到的催化劑作用一樣,新冠肺炎也將加速迄今尚處於初期的各種變革。已經有人開始預測占主導地位的全球化及新自由主義的終結。還有人宣稱美國領導地位的終結以及歐盟在貿易領域作用的稀釋等。

  應當注意的是,正如“9·11”事件後或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後所發生的一切告訴我們的那樣,我們的預測能力非常有限。事實上,盡管這兩個事件都對全球議程產生了顯著影響,但它們非但沒有激發國際經濟和安全體系改革,在普遍焦慮緩解後,舊模式甚至以更高的強度卷土重來。例如,我們的生活被證券化,軍事預算增加,投機性金融行為脫離了實體經濟且超出了監管機構的控制範圍,無論從環境角度還是貿易角度看都不可持續的經濟模式,再次抬頭。在日益不平等的世界中,這些都是造成不安全和經濟災難的主要因素。

  這意味著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七國集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世界銀行等組織并未抓住機會進行自我改善,而是仍在坐等進行深入改革的機遇。經濟模式和安全模式也是如此。所有這一切的結論是,美國仍然是制定國際議程的行為體;而歐盟正在其信譽江河日下的背景下迎接未來。

  簡而言之,世界缺乏一個管理健康和安全議程的運作體制框架,并且這個框架必須是多邊和多維的。不幸的是,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我們已經擁有足够的政治意願和戰略眼光來改革,而各民族國家仍在執著於維護自身的主角地位。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不會出現任何新態勢。在克服新冠病毒大流行後,全球化進程必定出現贏家和輸家,這一進程只要適應環境就可以繼續向前推進。為了評估可能發生的變化的深度,應當進一步回顧歷史。盡管我們總是傾向於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某個特定的日期和特定的角色上,但事實上它們在國際舞台上很少導致根本性的變化。正如“9·11”事件只是推動已經進行了多年的過程加速一樣,可以推測新冠病毒危機過後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大流行的持續時間將決定國際秩序發生變化的深度,并根據某些成功和失誤最終決定誰有資格成為贏家或輸家。

  正是在這一領域,美國正在輸掉這場比賽——美國總統特朗普失去了對疫情的控制,并沉迷於極端民族主義戰略,這使他根本無力領導起抗擊疫情的戰鬥。可以想象,華盛頓將繼續努力擺脫至少自“9·11”以來的戰爭泥沼,以重新獲得回旋餘地和軍事力量,并將重心轉向印度洋-太平洋地區。與此同時,也不應忘記打算重返大國舞台的俄羅斯,該國深知該如何利用其競爭對手的劣勢來贏得在國際棋盤上的優勢地位。

  新冠病毒大流行已經成為後冷戰時期以來國際安全面臨的主要威脅和風險之一。但是,這種評估尚未轉化為建立或改善應對其中問題的多邊機制,盡管本世紀以來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拉響了多達七次的全球公共衛生警報。因此,不能說我們正面臨著“黑天鵝”,而應該說我們正面臨一場不分國界、宗教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全球安全隱患的實質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