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港大首創幹細胞平台 助研抗衰老藥物
http://www.CRNTT.com   2024-06-28 11:27:21


港大醫學院首創幹細胞平台以快速模擬人體細胞正常老化過程,幫助抗衰老分子研發。(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大公報報導,人口老化,醫療需求日增。港大醫學院轄下的幹細胞轉化研究中心,首創快速模擬人體細胞正常老化過程的幹細胞平台,以6日模擬人體衰老過程,協助研發抗衰老藥。團隊期望,日後可利用該模型測試不同抗衰老藥的效用,協助治療衰老相關疾病。

  6日模擬人體衰老過程

  統計處數字預計,本港65歲或以上人口將由2021年的20%,增至2046年的約36%,2069年升至約40%,即每5人便有2名長者。港大醫學院幹細胞轉化研究中心利用在7年前發表的擴展潛能幹細胞(EPSCs)研發的專利技術,成功將人類幹細胞分離成人類擴展潛能幹細胞(hEPSCs),再以7至10日的時間從hEPSCs分離出人類滋養層幹細胞(hTSCs),即在懷孕期胎盤滋養層中發現的年輕細胞,建立衰老仿真生物系統,該生物系統能準確顯示主要的衰老特徵,如基因組不穩定性、表觀遺傳修飾、端粒短化和細胞衰老,從而模擬人類衰老過程。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婦產科學系教授、幹細胞轉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楊樹標解釋,人類自然衰老一般為60多年,透過胎盤的hEPSCs的衰老過程需時約9個月,而新型體外細胞平台只需約6日便可覆製出模擬衰老的過程,其間可進行不同抗衰老藥物的測試,透過將藥物的測試分子投入至培養皿內的hTSCs,6日後透過高通量篩選進行熒光檢測,測試液體的熒光量越少,該抗衰老藥物則越有效,平台每次可測試50款藥物。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婦產科學系科學主任、幹細胞轉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燕柳指出,現有的科研模型有一定限制,無法準確呈現人體細胞正常衰老過程,其中動物衰老模型與人類基因差異大,動物神經系統較人類簡單,模型的衰老時間長且成本高;而細胞株模型通常有染色體異常和基因突變。

  楊樹標表示,新型的平台大幅縮減了模擬人體衰老過程的時間及實驗成本,研究團隊可以利用這個加速模型,有系統地評估各種化合物所引發的衰老特徵,加快藥物研發,有助開發新型的抗衰老治療。

  有關項目獲得創新科技署旗艦項目Health@InnoHK的支持,並在今年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金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