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撤軍:美國反恐戰爭的無奈之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15 10:35:48  


駐伊拉克的美軍士兵。(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9月15日電/在紀念“9·11”事件6周年之際,美國民衆悼念的聲音、美國政府撤軍的聲音、恐怖分子挑釁的聲音,聲聲入耳。反戰、反恐、撤軍,世界上熱愛和平的人民什麽時候才能遠離戰爭、遠離恐怖襲擊?

  人民日報海外版文章稱,美國總統布什(如圖)于美國東部時間13日21時(北京時間14日上午9時)發表電視講話,就伊拉克撤軍問題提出新政策。布什將采納駐伊美軍最高指揮官戴維·彼得雷烏斯的建議,從今年開始逐步從伊拉克撤軍,明年7月前撤出2萬人的作戰部隊和人數不確定的非作戰部隊。民主黨人立刻攻擊布什說,此舉是爲共和黨明年大選拉選票。 

  深陷泥潭難以抽身 

  9月10日,在華盛頓國會山舉行的聽證會上,駐伊拉克美軍最高指揮官彼得雷烏斯抨擊美國伊戰政策說:“這不過是總統的戰爭,有必要讓美國兒女繼續在伊拉克流血嗎?” 

  布什今年1月份宣布向伊拉克增兵3萬,駐伊美軍達到將近15.5萬人。按照布什的構想,增兵後美軍將在一定時期內平息伊拉克國內的各類暴力活動,從而爲伊各派實現民族和解創造條件。然而截至目前,增兵計劃幷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彼得雷烏斯提議從12月中旬開始從伊拉克撤出4000人,而把人們更爲關心的主要部隊撤軍問題留到以後做决定。 

  布什的總統任期只剩下一年多,民主黨步步緊逼,要求撤軍。對布什來說,從伊拉克戰爭中解套真是越快越好。早在上月,白宮發言人約翰德羅就表示,美國在伊拉克局勢面臨嚴峻挑戰,伊拉克政府在政治和解方面進展甚微使美國感到不安。越來越多的共和黨參議員改變立場,要求總統布什盡快調整對伊政策,及早安排撤軍事宜。內外交困,布什無奈逐步撤軍。 

  反戰呼聲此起彼伏 

  如果布什總統真的盡早從伊拉克撤軍,美國人民的反戰呼聲、渴望和平的理想功不可沒。“9·11”6周年紀念日,美國各界舉行哀悼活動,逝者如斯,人們展現了對和平的渴望。布什在華盛頓參加一個紀念活動,幷在白宮爲逝者默哀,他號召美國民衆通過點蠟燭守夜的方式紀念逝者。遇難者的家屬11日陸續來到世貿中心遺址,昔日的雙子大厦已不複存在,變成了一個大坑,家屬們走入坑中,擺放花束,紀念逝去的親人。 

  “9·11”事件發生後,美國借口“反恐”,先後于2001年和2003年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這是美國强權政治的表現。到目前爲止,美軍在兩場戰爭中死亡人數已經增加到3700人,比“9·11”恐怖襲擊遇難的3000多人還多。對于美國人來說,戰爭又給他們帶來了一個曆時6年的“9·11”。反恐似乎毫無進展——恐怖大亨拉登依然法外逍遙;薩達姆被絞死後,伊拉克混亂如故。美國國內的停戰呼聲越來越高,無疑推動了美國撤軍進程。 

  恐怖挑釁威脅全球 

  英國倫敦智庫機構國際戰略研究所12日公布《2007年世界形勢年度報告》。報告說,宗教極端勢力、全球變暖和核擴散是世界今後幾年內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報告還評論說,世界整體局勢“令人沮喪”,不少國際性危機已“接近拐點”。當今世界各種力量對比發生變化,美國影響力因伊拉克戰爭而减弱。 

  “9·11”後,美國快速出兵攻打阿富汗,但是沒有生擒拉登一直是美國政府的心病,美國人民也時時受其威脅。“9·11”6周年之際,拉登又出來鼓舞他恐怖基地兄弟的“士氣”,他在錄像中稱贊“9·11”事件中的劫機者之一瓦利德·謝里爲烈士。拉登還提到去年夏天死于美軍空襲的“基地”伊拉克分支頭目扎卡維,稱他已經完成了“承諾”,還挑釁說“現在該輪到我們了”。 

  美國情報機構7月份發表的國家情報評估却指出,美國面臨的恐怖威脅有增無减,恐怖分子人數日益增多,拉登作爲世界頭號通緝犯目前可能藏匿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的偏遠山區。有西方媒體評論,只要拉登活著,就對美國具有“持久威脅”。美國的反恐戰爭又在多大程度上打擊了恐怖分子,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