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爲什麽兩蔣靈柩沒下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4 15:28:34  


慈湖陵寢
  台灣“前總統”蔣介石和蔣經國,在1975年和1988年逝世後,都沒有下葬,其靈柩分別暫厝在桃園縣大溪鎮的慈湖陵寢和大溪陵寢,以待時機,歸葬故鄉。

  蔣氏父子是浙江奉化人。根據江浙一帶的習俗,人死在异鄉而又暫時未能歸葬老家的話,就先予浮厝方式處理。所謂浮厝方式,是指靈柩離地三寸,在四個角墊高。采用這樣的殯葬方式,是爲了讓子孫能在不破土刨墳的情况下,輕易地遷葬先人。

  歸葬故鄉奉化溪口,是蔣氏父子生前的遺願。

  1973年3月29日,蔣介石病重,自知不起,囑咐身邊的親屬和高級官員說:“我死後,將靈柩暫厝慈湖,那兒風景好,很像我們奉化老家。”

  而蔣經國在1988年1月13日逝世前,已經預先交代好,由于生前未能在母親毛福梅膝前盡孝,希望死後有機會遷葬在母親墓前,能生生世世陪伴母親。

  慈湖陵寢原名“洞口賓館”,由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屬的榮民工程處(今榮民工程公司)所興建,落成于1959年6月13日。1962年由蔣介石手書“慈湖”幷更名爲“慈湖賓館”。在蔣介石逝世前是作爲行館之用。

  蔣經國于1988年逝世後,暫厝于距離慈湖陵寢約2公里外的“頭寮賓館”,現稱大溪陵寢。(來源:聯合早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