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問數字、愛算賬 鄧小平風格給我們什麽啓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09 13:54:01  


 
  二、“數字中有政策,决定數字就是决定政策”。

   作爲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和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鄧小平在參與作决策和最後拍板之前,都喜歡問問數字、算算細賬。他認爲,只有這樣,所作出的决策才是慎重和可靠的。他曆來反對輕率地“拍腦袋”,憑想象作出决策。早在1954年1月,他就告誡全國財政廳局長們說:“數字中有政策,决定數字就是决定政策。”意在提醒大家不要小看數字,要充分把握數字在决定政策、作出决策時的重要作用。

  問數字、算細賬,是鄧小平在作决策和决斷之前進行深入調查時的重要方法。通過深入實際調查,幷在調查中問明數字、算清細賬,能够從中發現問題幷找出解决問題的辦法。鄧小平認爲,那種走馬觀花、流于表面的調研,是發現不了真正的問題的,那樣做不是一種對黨和人民的事業認真負責的態度。1991年一二月間,鄧小平在上海調查改革開放的情况。就在這次調查期間,他通過數據和速度的分析比較,發現當初確定經濟特區時沒有將上海劃進去,錯過了上海發展的時機。他誠懇地對上海的同志講:“那一年確定四個經濟特區,主要是從地理條件考慮的。深圳毗鄰香港,珠海靠近澳門,汕頭是因爲東南亞國家潮州人多,厦門是因爲閩南人在外國經商的很多,但是沒有考慮到上海在人才方面的優勢。上海人聰明,素質好,如果當時就確定在上海也設經濟特區,現在就不是這個樣子。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東如果像深圳經濟特區那樣,早幾年開發就好了。開發浦東,這個影響就大了,不只是浦東的問題,是關系上海發展的問題,是利用上海這個基地發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問題。”爲此他提出:“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他强調堅持改革開放,“要用事實來證明”。

  三、算賬里面有作風,“數字是扎扎實實的,沒有水分的”。

   調查研究和作出决策需要靠詳細的數字來說話,但如何看數字,如何運用數字,還有一個立場、方法和作風的問題。領導同志下基層調查和聽取匯報時,經常會接觸一些與實際情况不太相符的數字。因此,如何深入地了解到真實情况,掌握准確可靠的數字,極爲重要。在數字問題上,鄧小平極爲反對弄虛作假,所以他在調查中經常是自己算賬。

  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特別提醒各地的領導幹部要改變作風,站在徹底的唯物主義立場上來對待數字。1979年10 月,他在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座談會上講到經濟工作時,專門强調說:“‘文化大革命’中公布的數字就有虛假,有重複計算的問題,有産品不對路、質量很差的問題。知道這一點對我們今天考慮問題有好處。”爲此,他嚴肅地提出:“以後要求的速度、數字是扎扎實實的,沒有水分的,産品要講質量的,真正能體現我們生産的發展。如果做到這一點,其他的作風也都會變,管理水平、技術水平也會提高,實際得到的利益多得多。”

  在實際調查中詳細了解各種數字和細算每筆賬,具體而生動地體現了鄧小平的求真務實的領導作風。從上述幾個實例中也可以看出,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鄧小平還十分注意用詢問數字的方法來糾正領導幹部的工作作風,注意從算賬里面探出工作中的虛實。他在每次視察和調研時,之所以盤問數字和親自算賬,就是爲了准確地了解真實情况,發現報告和匯報中可能存在的虛假問題。他非常清楚,別人的報告代替不了自己的調查,同樣,別人的意見也代替不了自己的親手計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實事求是的作風往往就體現在摸清真實的數字之中,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態度往往就體現在注重算賬的學問之中。〔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作者劉金田,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