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遣返百萬日僑內幕(組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04 10:09:50  


  1946年5月7日,二戰後最大的僑民遣返行動在中國東北拉開帷幕。從這一天到同年12月25日,在232天的時間里,經葫蘆島港遣返的日僑、日軍俘虜共158批,總計1017549人(含日軍俘虜16607人)。在全球遣返僑民的歷史上,這是沒有先例的。

  百萬日本人成“棄民”

  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東北14年,東北全境共有日僑145萬人,分布於國民黨控制區的有84萬餘人,共產黨控制區的有33萬餘人,蘇聯控制的大連地區有27萬餘人。這些日僑一度占據了中國東北城市最好的地段和農村最肥沃的土地,并自視為“人上人”。

  在日本即將戰敗時,在東北的日本高官家屬和富有的僑民已先行撤離。而天皇投降詔書一下,東北的百萬日僑瞬間便成了“難民”。更讓這些日本僑民心寒的是,日本政府采取“棄民”政策,使他們陷入困境。

  許多日本僑民在向葫蘆島港口集中的途中自殺、病死和凍餓而死。一些人失蹤於深山老林和荒郊曠野。數以萬計的婦女和兒童,流落東北的城市和農村。據日本編纂的《滿洲國史》記載,當時在東北的160多萬日本人(不包括軍人、軍中文職人員和軍人家屬)中,死亡了174022人,其中“開拓團民”死亡78500人,占死亡總數的45%。

  《朝日新聞》資深記者安藤信一,兄弟姐妹7人都出生在中國。日本戰敗後,全家窮困潦倒,哥哥抑鬱而死。遣返登船前夕,患病的弟弟突然病情加重,父母只好讓5個孩子先走。一個月後父母回國,但小弟弟卻病歿在葫蘆島。憂鬱過度的父母回國不到一年也雙雙身亡。

  當時在哈爾濱日本難民聯絡會工作的村井光雄先生回憶說:1945年10月以後,桃山小學難民收容所每天約有30人死於饑餓、寒冷和斑疹傷寒,男女老少的屍體都堆放在學校操場上,直到第二年5月,才用馬車將這些屍體運送到公共墓地安葬。這些生命就這樣成為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的殉葬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