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將軍準確預測戰局 羅斯福、丘吉爾折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7 10:08:02  


 
  1941年10月中旬,陳孝威在《天文台》和《香港時報》上又相繼發表評論時局的文章,指出:已和中國打仗多年的日本,為了取得南太平洋諸島的戰略物資,並經由印度支那半島包圍中國南翼,勢必南進。美國要遏止日軍南下,必須迅速擴充駐南太平洋的海軍力量,增加艦隊基地,以援助中國,牽制日軍。羅斯福對此見解十分重視,美國陸軍部長史汀生也對陳孝威深為敬佩。遺憾的是,他們雖然對此十分重視,但終因歐洲戰事激烈,沒能及時對日本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不出陳孝威所料,一個多月後,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成功地偷襲了美國珍珠港,接著席捲了南太平洋。其行動與陳孝威的判斷完全一致。

  1945年初夏,陳孝威寫文章對美國在太平洋戰場進攻日軍的戰略方針進行了分析和判斷,後來美軍的軍事行動也與其分析相吻合。美國駐華大使曾受命給陳孝威寫信。信中說到,美軍統帥部在作戰部署中曾參考過他的有關文章,特向他表示感謝。

  1945年初,陳孝威發表文章,說到蘇聯在戰勝法西斯德國之後,完全有力量自蘇聯遠東地區對中國東北境內的日本關東軍發動全面進攻。陳孝威的預言再次被驗證。1945年8月7日,蘇聯正式對日宣戰,兵分三路進入中國東北,同日本關東軍展開激戰,最後取得勝利。

  陳孝威對形勢的精辟見解,對戰事的準確預測,令世人驚異。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等世界政壇要人都先後給陳孝威寫信,稱贊他的見解。陳孝威在香港一度成了風雲人物,香港總督也曾登門拜訪,稱他善於觀察,看問題深刻,有東方軍事家的遠見卓識。香港淪陷後,陳孝威回到內地;1949年初,他和家人去了美國。(來源:國際在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