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珍寶島事件後 中國駐蘇大使館發生了什麽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3 09:46:59  


  1974年1月15日,北京抓蘇聯間諜事件後,大使館處於戒備狀態,為了防止蘇方報復,使館嚴格控制人員外出。大使館每個人都提心吊膽,只怕意外事情發生。

  1月17日上午即北京抓蘇聯間諜的第三天,根據雙方原商定的時間,由蘇聯外交部遠東司司長賈丕才邀請12名中國外交官去外交部別墅梅謝林諾共進午餐。蘇聯外交部每年在梅謝林諾宴請以劉大使為首的大使館外交官員,然後由劉大使回請以賈丕才為首的遠東司外交官員,這已經形成一種不成文的制度。這次蘇方宴請我方,適逢北京抓間諜事發生,政治空氣緊張,我們去不去?經研究決定:去。

  上世紀60年代以降,中蘇關係出現了裂痕。到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由於“珍寶島事件”和抓捕蘇聯間諜案的發生,中蘇關係一度劍拔弩張,極其緊張。本文作者在那一特殊年代曾供職於中國駐蘇聯大使館,親歷了當時特定歷史、特定環境下的一些事件,現在他以平實的口吻娓娓道來,倒也別有一番趣味。

  1、豐盛宴席沒有客人來

  我來到駐蘇使館後,除在使團進行活動外,先後拜訪了蘇外交部遠東司、領事司和外交人員服務局的對等官員。大使館和外交人員服務局打交道的機會較多,特別是像駐蘇這樣的大館,和外交人員服務局的關係非常密切。大使館的水、電、煤氣發生問題,要找服務局;採購有些市場上找不到的物資,要找服務局;要舉行大型宴會,要找服務局;要維修還得找服務局。大使館和服務局的人都很熟悉,關係很好,為了感謝他們,每年都要專門宴請他們。

  我到達使館後,正好趕上坐冷板凳。當時我們的對蘇政策是:結成最廣泛的反對美帝、蘇修的國際統一戰線,側重點是打擊美帝;對蘇修則突出一個“鬥”字,針鋒相對,有理、有利、有節地向對方進行鬥爭。

  中國外交官在外交場合與蘇聯官員見面,彼此不稱同志,而稱先生,交談時警惕性都很高,一旦觸動敏感的問題,就像觸動神經,唇槍舌劍,不歡而散。

  由於兩國關係不好,我使館官員每逢和外交部及政府部門的官員接觸,常常表現出扼腕目真目的敵對情緒,但和服務局的人員則是另一種情況,彼此見面之際從不談政治,把友誼掛在嘴上。為了感謝服務局對我館的關照,決定在一個周末宴請服務局領導及工作人員,我們將這一想法向他們透露後,他們非常高興,連聲說:“感謝你們的這一安排,到時我們一定準時出席。”

  我們聽了這話心中有了底,便積極準備,宴會定於星期六下午5時,但早在星期一我們就發出請柬,他們接到請柬,紛紛打來電話表示感謝。有一位暖氣工,年近六旬,自我建館就負責我們大使館的暖氣修理,對我們很熱情,使館對他印象很好。他打來電話問:他有個小孫女沒有進過大使館,可以帶她來嗎﹖我們當即答覆:非常歡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