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周恩來和鄧穎超“老情書”曝光(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31 10:07:30  


周恩來與鄧穎超
 
  周恩來沒有忘記他們的愛情之花盛開於革命之花遍開的廣州,而鄧穎超同樣也難以忘懷孕育了他們愛情之花的土壤——1919年天津學生的“五四”愛國運動。1983年,在天津“覺悟社”舊址,年近80高齡的鄧穎超還能興致勃勃地和大家談到當年與周恩來等“覺悟社”成員進行愛國活動的往事:

  1919年掀起了“五四”愛國運動……就在這次運動高潮中,我們相見,彼此都有印象,是很淡淡的。在運動中,我們這批比較進步的學生,組織了“覺悟社”。那時候,我們接觸得比較多一點,但是,我們那時候都要做帶頭人,我們“覺悟社”相約,在整個運動時期,不談戀愛,更談不到結婚了。

  後來,周恩來去法國勤工儉學。鄧穎超不曾想到,在他們分別後,在歐亞兩個大陸上,通過通信,他們增進了了解,增進了感情,兩個人建立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要為共產主義奮鬥。回憶起這三年多的通信,特別是周恩來發出的那封要求確定相愛關係的來信,80多歲的鄧穎超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1920年,他到法國去勤工儉學,我在天津當小學教師。有一次(他)給我一封信,要求我們的感情發展到明確的戀愛的關係,他非常急迫地要我回他的信。我的母親呢,是非常民主自由的,因為她在我小的時候,她就給了我婚姻自由,但她要做參謀,那麼因此,我不能不把這個事情去告訴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呢,她就說:“現在啊,不要答覆,等他回來看一看再說。”我的母親是這樣的思想啊,但是我的思想感情讓恩來同志追趕得我不能不馬上答覆他了。因此,在這點上,我沒有接受我母親的意見,就自己主張婚姻自由,明確地答覆了周恩來同志。1922年、1923年期間,我們之間的關係和愛情,已經不是一般的同志關係、朋友關係了。

  周恩來去法國前曾抱定獨身主義,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認識到一個革命者如果有一個志同道合的伴侶會更好。初到法國,他同一個一起留學法國的姑娘比較親近,但最終他選擇了鄧穎超作為終身伴侶。

  1956年,周恩來曾和侄女周秉德說起過那位姑娘。他說:當我獻身革命時,我就覺得作為革命的終身伴侶,她不合適。她不可能一輩子從事革命,她經受不了革命的艱難險阻和驚濤駭浪,這樣,我就選擇了你們的七媽,接著和她通起信來,我們是在通信中確立關係的。

  50多年的時光證明,周恩來當初的選擇是多麼地富於遠見,此後在風雨同舟的奮鬥生涯中,鄧穎超和周恩來甘苦與共,一起度過了波濤汹湧的激情歲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